矿上|专访|矿工诗人陈年喜:非虚构写作里有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情绪( 二 )


陈年喜:取书名是很困难的事 , 各方面效应都要考虑 。 这本书是我的首部非虚构故事集 , 记录了我和矿友们在大地5000米深处经历的生死瞬间 。
就像我在后记部分所写的那样 , 在这个世界上 , 相当多的人 , 甚至是打工者的妻儿亲友 , 对工人的劳动、生活等种种处境 , 可能都茫然如梦 。
我们这些“低微”的骨头 , 在中国、在越南、在土耳其、在巴西 , 一根根杵着 , 和那一块块金属一样 。 它们的声音被风吹散了 , 或者只会用沉默来表达 。 毕竟这个世界有七十亿人 , 能够发出声音被人听到的不足万分之一 。 那些沉默的灵魂 , 当他们终于能发声时 , 他们能讲些什么?我想 , 我作为其中的一员 , 写下的这些故事 , 多多少少给出了一些答案 。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源自我的诗歌《秦腔》 , 之所以选择这句作为书名 , 是因为我觉得生命本就是一个呐喊的过程 , 哪怕有些人一生是沉默的 , 无声的 , 但他一定也是呐喊的 , 只是形式不同 。 这世界上没有无声的生命 。
澎湃新闻:你好像不太喜欢“矿工诗人”这样的标签 , 但是这样的标签对于你的诗歌的传播是有帮助的 , 包括以“工人诗歌”为主题拍摄的那部纪录片《我的诗篇》 , 也对你和你的作品的传播有所帮助 。 你如何去理解这种矛盾?
陈年喜:我主要是不愿意人们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我这类写作者 , 应该还是除开身份去看作品 , 看它到底为文学提供了怎样的价值 , 至少看它们对文学的参照意义 。 不过既然存在了 , 就随它吧 。
矿上|专访|矿工诗人陈年喜:非虚构写作里有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情绪
文章图片

纪录片《我的诗篇》剧照
澎湃新闻:你在文章里写“散文与非虚构有更广阔的驰骋空间” , 为什么?写诗呢 , 如今对你来说创作空间不大?
陈年喜:因为非虚构文本可以有很大的体量 , 可以有自由的、无所不能的表达 。 之前看过一位读者的评论 , 正好对应了这个问题 。
我有一首诗叫《CT影像胶片》 , 写的是我确诊尘肺病时的心境 , 里面有句“一张黑底CT影像胶片里 , 是我半生的倒影” 。 读者说 , 最初这句诗并没有给她带来触动 , 但当她读了《确认尘肺病后的日子》(收录在《活着就是冲天一喊》中)一文后 , 才明白了诗背后的故事和情绪 。
诗歌本身的艺术形式是有要求的 , 它无法包纳具体的事物 , 哪怕是长诗也不行 。 可以从一首诗里感性地认识一些事件甚至时代 , 但无法具象化 。
澎湃新闻:在书里你也介绍了开始非虚构写作的经过以及刚开始写作的几篇非虚构作品 , 从这本书里的文章看 , 主要还是写你自己的人生经历 , 比如写家人、朋友 , 或者是与矿有关的故事 。 离开矿口已经六年了 , 有没有考虑过这部分的人生经历写完后 , 还会创作怎样的内容和题材?
陈年喜:也想过写其他内容的 , 比如我家乡的人群和生活 , 这也是我熟悉的部分 。 峡河这片地方的历史流变也很复杂 , 值得写一写 。
澎湃新闻:书里有一篇《媒事》 , 写你老家村里的一个男媒婆在一年里说成的三门亲事 , 个人比较喜欢 , 怎么会想到去采访这位男媒婆的?如今你们村还有媒婆吗?村里人的婚姻嫁娶还是要依赖媒婆来进行吗?从这位男媒婆的口中我们得知 , 他似乎比较多的是撮合村里的老人娶老伴 , 是不是在村里这方面需要媒婆的地方更多 , 也更加普遍?
陈年喜:《媒事》是一篇纪实稿 , 感觉没写好 , 对材料的掌握和深入不够 。 媒婆看似从当代生活中消失了 , 其实在农村还在 。 因为某种需要 , 几十年里 , 我们的文艺作品中 , 对他们有妖魔化的渲染 。 其实我们几十年的某些文学和文艺也很妖魔 。 我就是真实记录一下这个活生生的人 。 农村的年轻人婚姻还是需要媒妁之言 , 这有它的合理性 。 因为很复杂的原因 , 失家的中老年人很多 , 所以用到媒婆的地方就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