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幼升小、小升初、重点名校鸡娃、内卷的背后,是幸存者偏差( 二 )


还有的家长 , 一边上着九年义务规定的小学 , 钱交着 , 人不去课堂 , 白天的时间都泡在培训机构 。 用家长的话来说 , 因为学校的知识都是白学的 , 培训机构讲的都是精华、重点 。 于是乎 , 学校的钱交着 , 我人请假 , 在培训机构上课 。 这是不是就少走了人生二十几年的弯路?
你以为双减一来 , 这些内卷、焦虑就会消失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 260元、400元、800元1小时的英语、语文、数学私教课 , 一样火热 。 再不然 , 就是父母一方辞职 , 在家开始一对一给孩子上课 。 他们先自己把孩子的作业先做一遍 , 把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写出来 , 然后 , 回来孩子做完后 , 一道一道给孩子耐心地讲解 。
我记得在我们80年代还是孩子的时候 , 父母把对我们的爱和用力是放在每一道饭菜中 , 而等我们做了家长之后 , 这样的爱 , 放在了作业打卡、培训机构的报班和鸡娃中 。
到了小升初 , 你以为私立学校一年5-10万的课没有家长出得起钱?你就大错特错了 。 小升初江西南昌的私立学校的入校 , 拼的根本就是不是钱 , 你有钱 , 还进不了大门 , 还要拼各种密考的成绩 , 家长的人脉关系 。 分数够了、钱够了、人脉够了 , 你再谈能不能进 。
这现象 , 还仅仅是出现在不是北上广 , 就是江西南昌这个小城市的坐标地理位置的小城市 。
其实 , 如果真的是按照这样中国鸡娃家长的速度 , 我们中国鸡娃下的孩子理应个个都是精英、学霸、多才多艺和高智商儿童呀 。 而且 , 弱智这两个词都不应该出现在我们国度的 。 但是现实情况到底是鸡娃的父母是对的 , 还是不鸡娃的父母是对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
是的 , 从心理学的角度 , 我们都要去提畅:我们要从儿童的身心发育的角度去教育孩子 。 要接受孩子的普通、平凡 。
然而 , 鸡娃的父母一定会用她强大的三观来怼你:“是的 , 我们是可以接受我们的孩子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孩子 , 但是我们没有哪个家长可以接受我们的孩子 , 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的职高的孩子 。
现在 , 你说 , 心理学有错吗?鸡娃的父母又有错吗?
大家都没有错 , 但这却更像矛与盾的关系 。 在社个中考分流的年代 , 我们确实很能理解鸡娃父母的心情 , 包括我 , 即使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 , 我也非常认同两者的观点 。 以至于两种观点经常将我纠结到体无完肤 。
但是 ,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到终结 , 总是会有数据可依的 。 到底谁对谁错 , 我们不做任何的评价 , 但是我们也许根着大数据的比对 , 也许会让此刻焦虑的你 , 有一点点地豁然开朗 。
作为一名每天给985、211大学毕业生、公务员、年薪百万、娱乐圈艺人等众多群体的深度职业规划师 , 从我从业5年咨询工作开始 , 我也刚开始不太相信大数据 , 包括很多已经走向宇宙境头的人群给我的真实的反馈后 , 答案突然让我觉得很吃惊 。
第一、二年 , 当有985、211大学毕业生告诉我 , 因为职业规划没有做好 , 有小部分的毕业生实习期才拿2000一个月的薪资 。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一定是这个毕业生的性格还有职业选择问题 , 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 这肯定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 。
再到如今已经入行近五年 , 清华美院的留学生告诉我:她最终的归宿是家里人逼她考公务员 , 要么就是在她坐标三线的城市拿着月入不到2万 , 但她极其讨厌左右的教师工作 。 她想选择月入5000但自己喜欢的博物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