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平|专访|医生陈智民:我们为什么要在精神病院里办画廊( 四 )


陈智民:某种疗法如果被证明是有效而且方便使用的 , 那它就可以成为一种长期的疗法 。 对艺术疗法的边界目前来说认知还不太清晰 , 所以是否有权威性很难说 , 我们主要还是看这种方法是否对患者有效果 。
在国外开展的艺术疗愈相比国内更早也更广泛一些 , 它一般用于轻症的精神障碍患者 , 作为一种辅助疗法 。 像我画室里的病人 , 很多都是多年的“老”病患了 , 画画可以纾解他们的一些情绪 , 让他们的精气神变得更好 , 但很难说光靠绘画就可以改善他们的病情 。 所以最终还是要看这种疗愈方式适不适合患者本人 , 大家可以多去尝试不同的非药物疗愈方法 , 多多益善 。
郭海平|专访|医生陈智民:我们为什么要在精神病院里办画廊
文章图片

《正方形与圆形不断交替 , 无穷无尽》
反对妖魔化也反浪漫化 , 但不介意网友调侃
澎湃新闻:社会对精神障碍群体的污名化是怎么产生的?
陈智民:社会需要规矩 , 你服从规则大家才愿意接纳你 。 破坏规矩的人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厌恶 。 最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 , 像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的病人 , 他们发病时通常无法自控 , 所以这些人经常会被认作是社会秩序潜在的“危害” 。
第二个原因是 , 如果家里有个长期需要照顾的精障患者 , 长久下来负担很大 , 又因为患者发病时不理人情 , 会伤害家人的心 , 久而久之也许就没人再真心地去对待患者了 。
最后中国文化推崇人要成为君子 , 要求人要有较高的道德自觉性 。 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患者做出出格的事情 , 他们不会被看作是生病了 , 需要照顾 , 而会被认作这个人有问题 , 需要“治理” 。
以上种种都是使精神障碍患者被污名化的因素 。 实际上 , 在生活中大多数精神病患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是很小的 。 大多数轻症、中症的患者都可以跟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 , 某些严重的精障患者也只是在发病时难以自控 , 其他时候都是比较平静的 。
澎湃新闻:之前600号画廊在网上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 不少网友都提到《天才在左 , 疯子在右》这本书 。 简单地把精神障碍患者等同于“天才” , 是否也是一种污名?
陈智民:没错 。 把精神障碍患者简单等同于“天才”或“超人” , 是对这个群体的一种“美化的想象” 。
妖魔化和浪漫化之间往往是一线之隔 , 归根到底还是了解不够、认知不足 。 因为当对一个事情不够了解时 , 就很容易把它想得很好 , 同理也容易将之想得很坏 。
那本书我当年也痴迷过一阵子 , 后来发现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 , 比如它正是利用了大家对精神障碍群体浪漫化的想象 , 去制造了一种新的刻板印象 。 我们精神科医生对浪漫化是心怀警惕的 , 所以我们科普不仅是要消减妖魔化 , 同样也要消减浪漫化 , 好让大众有一个更加真实客观的认知 。
澎湃新闻:有很多涉及精神障碍内容的电影和文学作品 , 但其中不少仍旧在固化大众对“疯癫”的认知 。
陈智民:是的 , 有不少作品不但没引导大家正确的认知 , 反而更加将之符号化、污名化了 。
电影的传播力非常强 , 把精神病学元素带进去其实可以起到很好的科普作用的 。 我最近写了一本叫《电影中的精神病学》的书 , 还在出版阶段 。 我把所有涉及精神病学的电影收集起来 , 考察了其中内容 , 把比较真实反映了精神病学的片子都列出来了 。
澎湃新闻:我看到很多网友在传一张写着“宛平南路600 , 这是家的呼唤”的表情包 , 你是否知道这个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