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李天纲:徐光启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丨讲座实录( 五 )


中国曾经失去一个机会 , 徐光启翻译另一本书《泰西水法》 。 《农政全书》基本是中国古书的摘录 , 但《泰西水法》这本书是翻译的 。 徐光启和熊三拔共同翻译 , 从亚里士多德的物质起源 , 说到太阳系成形 , 讲到了行星环绕 , 地球成形 , 再讲到地球的大气层 , 然后才讲地质、山川、河流 , 最后才讲水运、水法 , 如何搞水利工程 , 制造和使用器械、工具 , 等等 。 那个时候 , 科学还没有和神学分开 , 所以会从天主造物、天体起源讲起 , 就和《三国演义》《封神榜》讲宇宙洪荒、天地玄黄差不多 。
其次 , 徐光启还搞了一个“农业革命” , 也是和欧洲连在一起的 。 徐光启的《甘薯疏》 , 在中国推广番薯 , 而番薯的原产地不是中国 , 是南美洲 。 番薯在上海叫“山芋” , 不是洋山芋 , 是山芋(sweet potato) 。 这个是外来的新鲜之物 , 16世纪西班牙人把它从墨西哥带到了菲律宾 , 福建人又从菲律宾带到台湾 , 再从台湾带到闽南 。 徐光启不是从这条路线走的 , 他入教以后和澳门耶稣会士熟悉 , 从葡萄牙人那里引种 。 当时还从澳门传入了烟草、玉米等作物 。 其中 , 番薯的作用最大 , 带来了绿色革命 。 这种作物在东南丘陵一带非常适宜种植 , 不需要很多水土 , 石缝中间一点土就能种 , 产量还很高 。 闽南、浙南这些地方率先掌握 , 结果在明末清初时产生了反向的移民运动 , 福建人、广东人、浙江人居然带着番薯往北方走 , 以前都是客家人往南方移民 。 明代末年 , 兵荒马乱 , 战争结束以后 , 清代人口爆炸 , 张献忠、李自成屠杀了很多地方 , 清初人口剩下5000万 , 到了一百年后的乾隆年间 , 人口变成了2亿5000万 , 增加了4倍 。 这就是何炳棣等教授讲的“农业革命” , 它的肇端是徐光启的《甘薯疏》 。 如果讲徐光启引进火炮是军事革命的话 , 引进番薯堪称是“农业革命” 。
方面|李天纲:徐光启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丨讲座实录
文章图片

徐光启集中国古代农学大成的巨著《农政全书》(上海嘉定孔庙展品)
徐光启还发起了一场比较小的农业革命 , 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 , 就是把南方水稻移植到了天津 。 400年前 , 北方要比今天寒冷得多 , 天津是水稻能够到达的最北纬度了 。 日本人后来在营口种米 , 今天在黑龙江五常县也种 , 但当时水稻过淮河就很难 。 徐光启在天津小站地区引种成功 , 把一大片低洼荒地开垦出来 。 满洲人本来吃面 , 入关后羡慕南方生活 , 也要吃米 , 压迫江南赋税 , 运到北京非常贵 。 徐光启在北京做官 , 知道松江、苏州、湖州、嘉兴的压力太大了 。 如果在北方种植稻米 , 产量虽然不高 , 但水温低 , 生长期长 , 稻米口感好 。 于是 , 他在天津大面积耕种 , 就近在北京、天津销售 , 省去了从南方漕运的路费 。 后来有名的小站稻 , 就是徐光启弄出来的 。 徐光启试图解决“南粮北调”难题 , 减轻南方的负担 。 徐光启还找了一个由利玛窦受洗的北京天主教徒张景乔来天津当管家 。 张姓管家后来又被徐光启带到上海 , 正好浦东有荒地开垦 , 徐光启出了一笔钱给他开发 。
徐光启那一批人完成的“历法革命” , 更加了不起 。 新历法是徐光启早就做好了的 , 但崇祯皇帝不敢用:再错了怎么办?等他下定决心的时候 , 已经是1644年了 。 崇祯新历公布后 , 没几天清军就入关了 。 清军入关第一件事 , 就是去找历法——版不能毁掉 , 我们要用——然后封皮揭掉 , 重新刻了一块 , 叫做《西洋新历》 。 清朝用了这个历法 , 从1644年到1911年 , 一共267年 。 这个历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 直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