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在诺贝尔文学奖之外:谁是古尔纳?谁的古尔纳?( 二 )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在诺贝尔文学奖之外:谁是古尔纳?谁的古尔纳?
本文图片

桑给巴尔 , 石头城 , 旧奴隶市场的纪念碑
与此同时 , 现坦桑尼亚的大陆部分坦噶尼喀 , 是在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1884-1885)之后 , 才正式成为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地 。 1890年 , 英国和德国签署了英德条约 , 互相承认各自的殖民势力范围 。 一战结束后 , 德国战败 , 巴黎和会通过《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殖民地进行了再分配 , 坦噶尼喀被置于英国的委任统治之下 , 成为其非间接统治的殖民地 。 受制于国际联盟(leagues of nations)条约 , 英国在坦噶尼喀的统治在土地、管理等诸多政策上受到国际社会以及德国殖民所留下的系统的制约 , 与作为保护国仍为苏丹统治的桑给巴尔多有不同 。
二战过后 , 在筹建独立的君主立宪制桑给巴尔国的过程中 , 主要有两个党派在进行政治竞争 。 一个是桑给巴尔民族主义党(Zanzibar Nationalist Party , ZNP) , 该党将伊斯兰作为全岛社会统一的基础 。 另一个是非洲-设拉子党(Afro-Shirazi party , ASP) , 它更关注如何将桑给巴尔从阿拉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统治下解放出来 , 并认为社会政治团结应该建立在种族而非宗教之上(Burgess, 2019, p.202-203) 。 ZNP的成员巴布(Abdulrahman Muhammed Babu)在受到苏联和毛主义的影响 , 对ZNP不满 , 决定离开 , 并在1963年建立了乌玛党(Umma) , 逐渐与ASP的主席卡鲁米(Abeid Karume)接触 。 1964年一月 , 在桑给巴尔独立一个月之后 , ASP青年团推翻了ZNP政府 , 废黜苏丹 。 该党派之前关于种族对立的政治叙述很快演变成了对阿拉伯裔和印度裔的种族暴力和屠杀 。 有学者认为桑给巴尔革命并不是简单的受压迫的非洲大众取代了长期统治的阿拉伯裔少数 , 而应将其看作是一个缺乏民族国家成立基础而引发的内战(Sheriff 2001, p.313) 。 之后 , ASP主席卡鲁米成为桑给巴尔总统 , 亲社会主义的巴布成为外交事务和贸易的部长 。 巴布与苏联、东德和中国的密切往来 ,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 , 引起了英美的高度关注 。 不久 , 卡鲁米与1961年独立的坦噶尼喀总统尼雷尔(Julius Nyerere)出于各自的政治考量 , 达成协议 , 同意桑给巴尔和坦噶尼喀统一 , 建立坦桑尼亚联邦 。 巴布希望将桑给巴尔变为非洲社会主义模版的独立国家 , 也因此被边缘化 。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在诺贝尔文学奖之外:谁是古尔纳?谁的古尔纳?
本文图片

John Okello , 桑给巴尔革命的领导人 。 1964年1月12日 , 桑给巴尔革命推翻苏丹统治 , 宣布桑给巴尔为共和国 。
但是 , 政治上的统一并不能消解历史延续下的社会文化分隔 。 在英国殖民时期 , 温古贾方言被采用为标准斯瓦西里语的基础 。 坦桑尼亚建立之后 , 斯瓦希里语标准化的工作 , 转交给尼雷尔支持下的全国斯瓦希里语委员会(Baraza la Kiswahili la Taifa, BAKITA) 。 斯瓦希里语在坦桑尼亚解放和国族构建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 。 只不过 , 以温古贾方言为基础的标准斯瓦希里语给予了桑给巴尔人在文化和语言上高于内陆人的优越感 。 同时 , 桑给巴尔人也会抱怨标准斯瓦西里语如何腐蚀了“真正的”斯瓦希里语 。
古尔纳1948年出生在桑给巴尔老城区 , 成长于1950年代 , 正好是二战过后的短暂繁荣阶段 。 与他年龄相仿 , 曾任桑给巴尔副总统、后参与到坦桑尼亚政治的赛义夫·沙里夫·哈马德(Seif Sharif Hamad)在回想起那个年代时 , 承认自己当时有很强的桑给巴尔民族主义 , 认为桑给巴尔人有别于其他东非人 , 他们更文明、更先进、更开放和多元(Burgess, 2009, p.183) 。 桑给巴尔民族主义 , 与坦噶尼喀的复杂关系 , 以及桑给巴尔群岛内部的张力可以追溯到阿曼帝国时期 , 但是桑给巴尔革命加剧了将语言、文化和族裔叙述变为政治工具的过程 。 古尔纳是不是坦桑尼亚作家的舆论纷争即是历史影响和身份政治化的产物 。 同时 , 古尔纳的小说其实也在尝试超越这些叙述 , 从个体视角阐述与民族国家叙述不同的生命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