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鉴赏|霜降读帖:虽多霜色染,犹见墨痕浓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 虽属秋季 , 但已属末端 , 所谓残秋、深秋是也 。 契合霜降时节最有名的札帖 , 莫过于王羲之《奉橘帖》:“奉橘三百枚 , 霜未降 , 未可多得 。 ”王羲之另有一件《霜寒帖》 , 也是在这个节气留下的痕迹 。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 虽属秋季 , 但已属末端 , 所谓残秋、深秋是也 。 秋风飒飒 , 秋雨连绵 , 不时让人觉得有丝丝寒意 。 田野里的庄稼 , 逐渐收获进仓 。 大地还原成本色 , 不时感觉有些苍凉 。 放眼望去 , 那一株株高大的各色树木 , 在秋风的侵蚀下 , 静静地矗立 。 枝叶和果实 , 从发育成熟到落叶归根 , 一个又一个的轮回 。 此情此景 , 不就是四季和人生的真实写照吗?
不能不说 , 就连落叶 , 城乡也大不同 。 乡下的落叶是一个过程 。 层层的树叶谁先熬不住寒冷和干燥 , 谁就先挣脱羁绊 , 纵身一跃 , 几度飘零 。 城市的落叶不是这样 , 忽然起了大风 , 前一天天还满树的绿叶 , 第二天一早 , 大街上的树都变得光秃秃 , 一如城市的快节奏 。
本文图片
清 八大山人《千字文》
读八大山人书写的周兴嗣《千字文》 , 其中有句:“天地玄黄 , 宇宙洪荒 。 日月盈昃 , 辰宿列张 。 寒来暑往 , 秋收冬藏 。 闰余成岁 , 律吕调阳 。 云腾致雨 , 露结为霜 。 ”八大的字 , 很少见到这种老实本分的 , 主要从集王《圣教序》和欧字化出 , 笔画瘦硬 , 有篆意 。 想当初 , 梁武帝萧衍曾命文学侍从殷铁石从王羲之书帖中选出一千个字 , 排列成篇 , 作为启蒙教学资料 , 殷氏没有做到 , 年幼的皇子们学起来收效甚微 。 于是 , 萧衍便命周兴嗣重新“制作” 。 领了命令后 , 周兴嗣绞尽脑汁 , 苦苦冥思 , 一夜之间将一千个王羲之的单字 , 编撰成了流传千古的《千字文》 。 因为太耗心神 , 一夜白头 。 这一千字中 , 唯独“洁”字重复出现 。 《千字文》不仅是蒙学教材 , 也是书法家最喜爱书写的内容 。 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提及“霜”的句子:“腾蛟起凤 , 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 , 王将军之武库 。 ”“紫电青霜”是名剑 , 但不知怎么的 , 忽然就想到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 。 “飒露”一词来源于突厥语 , 完整的含义是“勇健者的紫色骏马” 。 好马和好剑 , 不容易亲近 , “冷若冰霜” 。 邓石如刻此印 , 真正做到了“印从书出” , 笔势自然柔和 , 耐人寻味 。
本文图片
清 邓石如刻“紫电青霜”
本文图片
东晋 王羲之《奉橘帖》
契合霜降时节最有名的札帖 , 莫过于王羲之《奉橘帖》:“奉橘三百枚 , 霜未降 , 未可多得 。 ”大意是 , 奉送上橘子三百枚 , 由于还未到霜降 , 不能多采摘 。 这种二行章法处理形式 , 是羲之行书的代表性风貌 , 虽聊聊数字 , 但用笔各各不同 , 点画灵活多变 , 有的方折 , 峻棱毕现 , 有的圆转 , 圭角不露 , 实则厚实 , 墨色湛润 , 神闲态浓 , 意趣丰富 , 结体纵横聚散 , 恰到好处 , 字字挺立 , 体态舒朗 , 书风坦然清纯 。 王羲之另有一件《霜寒帖》 , 也是在这个节气留下的痕迹:“臣羲之言 。 霜寒伏愿 , 圣体与时御宜 。 不胜驰情 , 谨附承动静 。 臣羲之言 。 ”这是霜寒时节发出的问候 , “谨愿圣体安康 , 甚为挂念 , 谨以此函知晓您的状况” 。 三言两语 , 意味深长 。
- 中国艺术$艺术鉴赏网:张筱玲谈“八大山人”画中的“拙对变”「专栏」
- 传统节日#诗词鉴赏-腊八|十二首有关腊八的古诗词,带给你不一样的腊八节
- 中国文学@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14幅书法真迹鉴赏,网友:不愧是民国才子
- 国家住建部$天湖真人王军——最新作品鉴赏
- 福建省&名家风采——林斌 · 意象油画作品鉴赏
- 石涛#鉴赏 | 石涛写梅花,野趣横生
- 竹石芦鸭图@清 八大山人《竹石芦鸭图》鉴赏
- 老鼠偷油&齐白石 |《老鼠偷油》鉴赏
- 渔父图$吴镇《渔父图》鉴赏
- 芳蕤&「诗词鉴赏」一年最冷三九天,十首有关三九的诗词,愿你一冬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