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鉴赏|霜降读帖:虽多霜色染,犹见墨痕浓( 五 )


霜降|鉴赏|霜降读帖:虽多霜色染,犹见墨痕浓
本文图片

清 俞樾 书唐张继《枫桥夜泊》
写霜色的诗句很多 , 除了杜牧《山行》外 , 最有名者莫过于唐代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寒山寺现存有清代大儒俞樾书写的张继《枫桥夜泊》诗碑 , 如今成了一个著名景点 。 落款写道:“寒山寺旧有文待诏所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 , 岁久漫漶 , 光绪丙午 , 筱石中丞于寺中新葺数楹 , 嘱余补书刻石” 。 又是“丙午”!与祝允明相隔整整420时间 。 苏州吴门书法 , 江山代有人才出!俞樾没有以他所喜爱的篆隶来书丹 , 而是选择了行楷书 , 可能是出于雅俗共赏的考虑 。
霜降|鉴赏|霜降读帖:虽多霜色染,犹见墨痕浓
本文图片

近代 吴昌硕 书唐张继《枫桥夜泊》
俞樾的学生吴昌硕一生中 , 曾反复书写此诗 。 所见为八十岁时所书 , 笔意苍老 。 除了从石鼓文化出之外 , 尚有金文之韵 。
吴昌硕是一个天才 , 也是一个全才 。 他的成功更是来自于勤奋 , 一生书画印作品数量丰沛 。 “壬戌霜降”书写了“非同玩好”篆书横幅 , 亦是地道的石鼓文笔法 。 吴昌硕数十年如一日醉心于《石鼓文》而矢志不移 。 他以行草书笔法融汇篆隶 , 把平正整饬的《石鼓文》写的放纵、恣肆而又极其雄强 , 用此来强化了篆书的书写性和线质的表现性 , 借助大篆古法 , 注入“现代意识” , 最终形成了吴氏特有的用笔基调——雄俊爽快 , 苍茫朴厚 , 古气生发 , 厚重中透着灵气 , 给人以大气磅礴、排山倒海的艺术感受 。
霜降|鉴赏|霜降读帖:虽多霜色染,犹见墨痕浓
本文图片

近代 吴昌硕《岁相清供》丙寅霜降
缶庐另有“丙寅霜降”所绘《岁朝清供图》传世 。 “岁朝”指农历新年 。 历代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都喜欢在这一天绘制《岁朝清供图》 。 吴昌硕几乎每年都会画清供图 , 作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 。 有时也会破例 , 在新年之外的日子 , 应朋友之约而绘制 。 款字有“拟张孟皋” , 道出了他自己花鸟画的出处 。 此图以牡丹、水仙、蒲草、秀石组合而成 , 柱石为基 , 牡丹为主 , 饰以水仙 , 高下低昂、错落有致地布局安排 , 信手挥洒 , 浓烈的情绪流溢笔端 。 墨浓淡相宜 , 设色俏丽鲜艳 , 雅妍兼有 , 恰到好处 , 尤其双勾敷色的水仙花 , 更体现了吴氏晚年运笔遒劲古拙的独特风韵 。
霜降|鉴赏|霜降读帖:虽多霜色染,犹见墨痕浓
本文图片

近代 吴昌硕“非同玩好”篆书横幅 , 壬戌霜降
吴昌硕的画本质上是文人画 , 但存在一定的商业化倾向 。 很多学他的人 , 难避俗气 。 这是职业画家的习惯 , 在所难免 。 对于艺术家来说 , 创作和市场之间 , 需要保持合适的距离 。 比如说 , 宫廷画家完全处于衣食无忧的生活状态 , 可以安心创作 ,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 “御用”身份必然存在“创作任务” , 甚至连审美都可能是“指派”的 , 会产生一定的禁锢作用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宫廷画家也是职业画家 。 退一步来说 , 商品画虽不免烟火味 , 但至少接地气 , 正是宫廷画家所缺少的 , 因此更容易沉闷僵化 。 也就是说 , 只要不是全然发自个人内心 , 存在违背了个人意愿的因素 , 就会对创作产生限制作用 。 清余省《秋种花图》以种花为主题 , 秋卉缤纷 , 蜂蝶两三 , 能得花外之趣 , 极为难得 。 乾隆御题《种秋花诗》:“池塘快雨晴 , 爽籁拂习习 。 洒然片刻间 , 花事聊收拾 。 云英带露瀼 , 烟锄翻地湿 。 芬芳蝶竞随 , 联翩蜂远集 。 桃李分应让 , 画图羞弗及 。 纷敷不辩名 , 一律幽香里 。 生意既可观 , 清赏适以给 。 先秋种秋花 , 秋色侵寻入 。 因思为学方 , 凡事豫则立 。 ”可以说 , 余省这幅画巧妙以写生法绘南山之下庭院一角 , 截取乾隆诗中“烟锄翻地湿”的场景 , 得“先秋种秋花 , 秋色侵寻入”的诗意 。 余省曾受业于花鸟画大家蒋廷锡 , 与弟余穉在乾隆二年六月被荐入画院 , “同值九人 , 省恩遇最优 , 赏赉频数 。 在苑三十年 , 以老告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