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他写作了人类灵魂的全部深度( 二 )


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常跟我说起 , 癫痫发作前 , 他有几秒钟沉醉在狂喜之中 。 ”
从三十九岁开始 , 陀思妥耶夫斯基会把自己的每一次癫痫症发病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 , 据说直到他五十九岁去世为止 , 笔记本上一共记录了102次癫痫发作 , 平均每三个星期一次 。 在《白痴》中 ,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借主人公梅诗金之口书写过这种体验 , 纵观他的小说创作 , 癫痫症不但是他笔下人物常有的特征 , 也影响了他写作的语言 。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有相当多的人物不是发热病就是发疯 , 例如《涅朵奇卡》中的叶菲莫夫患有疯病、《脆弱的心》里的瓦夏也有疯病 , 症状是“脸色苍白、眼睛发红、喘不过气、颤抖、痉挛、站立不住、腿发抖”……无独有偶 , 《罪与罚》里拉斯柯尔尼科夫患有热病、《女房东》里卡捷琳娜有疯病、《群魔》里列比亚得金娜有疯病且瘸腿 , 至于《白痴》里的梅什金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斯麦尔佳科夫 , 他们都患有。
《白痴》里就有一个段落描写了梅什金癫痫发作前的狂喜状态:
“其实 , 他是在想:他的癫痫症几乎紧挨着发作之前总有那么一个阶段(除非不是醒着的时候发作) , 在忧郁、压抑和精神上的一片黑暗之中 , 他的大脑会不止一次地燃起转瞬即逝的光焰 , 他的生命力在不同寻常的冲动之下会一下子全部动员起来 。 在那些持续时间不比闪电更长的瞬息中 , 生命的感觉、对自我的意识几乎增强十倍 。 思想和心灵被一种异光所照亮 , 他所有的激动、所有的怀疑和所有的不安顿时都告平息 , 化为最高级的安谧 , 充满明朗、和谐的欣悦和希望 , 充满理智和最终的答案 。 但这些转瞬即逝的瞬息还只是发作随之真正开始的最后一秒钟(至多一秒钟)的前奏 。
在发病的末了 , 他还不忘加一句黑色的幽默:患癫痫症的穆罕默德大概就是在这一秒钟内 , 还不等被碰倒的水罐流出水来 , 就察看了真主的所有住所 。 ”
所以 , 陀氏爱好者对他的大段心理描写有一个打趣的说法:“老陀的癫痫症又犯了 。 ”屠格涅夫并不推崇陀思妥耶夫斯基 , 他称后者是“我生平遇到的基督徒中最邪恶的一个” , 但屠格涅夫有一点看的很准 , 他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 , 每隔两页 , 他的主人公就要说胡话 , 发疯 , 发热病 。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伴随他写作的一生 , 这种时而狂喜、时而大悲的体验 , 让他的文字具有一种天人交战般的内心焦灼感 , 在《小引》中说:“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 , 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 。 ”这句话就很能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字的气质 , 但他的风格也并非一日炼成 , 实际上以1849年“假死刑”为分界线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和思想可以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 。
1849年之前 , 他是一位受空想社会主义影响的作家 , 笔下的作品不只有《穷人》这样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 , 也有《化身》《涅朵奇卡》这样追求艺术创新的作品 。 到1849年以后 , 当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真实的“致命体验”和漫长的流放岁月 , 他的写作才真正走向成熟 。 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国文学的广度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代表了俄国文学的深度 , 他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地下室手记》等作品 , 堪称对人类灵魂深渊的全部暴露 。
02
使灵魂得救
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毕生书写的主题
让我们把时针调回 , 重返起点 。 1846年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是有意义的年份 , 这一年 , 他发表了处女作《穷人》 , 批评家别林斯基读到后惊叹:“俄国文坛又出了第二个果戈里!”那时候 , 意气风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视自己为文学天才 , 他关注新潮思想 , 反对专制集权 , 他像许多信奉着浪漫主义的青年一样渴望展翅高飞 , 做自由的飞鸟 , 在一封信里 , 他毫不掩饰地写道:“我只有一个目标:自由 。 为了它我可以牺牲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