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轼:不执着于当下,方能欣乐自足( 三 )


“应物”的过程中 , 第一是脚踏实地 。 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 , 衣食堪忧 , 负债累累 , 怎么办?只有“痛自节俭” , 限定每日开销 , 将钱串挂在屋梁上 , 并将挑钱的画叉藏起来 。 又躬耕于东坡 , 与泥土接触中体味“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 。 牛羊肉吃不起 , 就买些老百姓吃的猪肉 , 谁知一吃就吃出了道千古名菜 。 后来在惠州仍吃不起羊肉 , 但他突然发现将羊蝎子蘸盐微烤 , 竟然美如“蟹螯逸味” 。 徐州的酒薄 , 不如官酿 , 苏轼将一位朋友的顺口溜写成《薄薄酒》:“薄薄酒 , 胜茶汤;粗粗步 , 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 ”“聊胜于无”毕竟是一种有 , 稻草虽弱却能救命 。 流放海南 , 即使感到“无复生还之望”了 , 苏轼仍然是先做事:“今到海南 , 首当做棺 , 次便做墓” , “死即葬于海外” 。
第二是精神自信 。 苏轼在惠州时乘舟遇雨 , 河水暴涨 , “天水相接 , 星河满天 , 起坐四顾太息” 。 苏轼不是怕死 , 而是怕自己的心血结晶——《尚书》、《周易》、《论语》注释稿就此沉溺 , 这几部书稿没有副本 。 苏轼只能内心祷告:“天未欲使从是也 , 吾辈必济!”果然 , 最终有惊无险 , 而苏轼的幼子苏过却一直在旁边鼾睡 , 百呼不应 。 “若夫穷达得丧 , 死生祸福 , 则吾有命矣 。 ”委运任命不是悲观颓唐 , 而是不暇预虑过多 , 不暇杞人忧天 。 苏轼曾用蚂蚁的故事来阐明这个道理:
吾始至南海 , 环视天水无际 , 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 , 天地在积水中 , 九州在大瀛海中 , 中国在四海中 , 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 , 芥浮于水 , 蚁附于芥 , 茫然不知所济 。 少焉水涸 , 蚁即径去 , 见其类 , 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 , 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为一笑 。
“水到渠成”也是苏轼经常用来自我宽慰的词 。 他似乎对水情有独钟:“谁道人生无再少 , 门前流水尚能西”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流水为苏轼照鉴出天地自然的本真 , “吾文如万斜泉涌 , 不择地而出 。 在乎地 , 滔滔汩汩 , 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 , 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 。 ”水的“随地赋形”最能契合苏轼的“应物”哲学 。
苏轼|苏轼:不执着于当下,方能欣乐自足
本文图片

造物者之无尽藏
“应物”的生命永不枯寂 , 苏轼的世界总是丰赡而多彩 。
晚年从海南贬所归来 , 虽然苏轼说自己“心似已灰之木 , 身如不系之舟” , 但从《邵氏见闻录》来看 , 苏内翰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东坡自海外归毗陵 , 病暑 , 著小冠 , 披半臂 , 坐船中 , 夹运河岸 , 千万人随观之 , 东坡顾座客曰:“莫看杀轼否?”其为人爱慕如此 。
千万百姓观瞻苏轼 , 这让我们想起神宗元丰二年(1079) , 苏轼到扬州平山堂挥毫写词的场景 , 当时“红妆成轮 , 名士堵立 , 看其落笔置笔 , 目送万里 , 殆欲仙去尔” 。
应物 , 所以要接受天地万物的不齐 ,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 道并行而不相悖” 。 苏轼在《周易》注解中说:“天下之理未尝不一 , 而一不可执” , “循万物之理 , 无往而不自得 , 谓之顺” , “使物各安其所 , 然后厚之以仁” 。 被秦观视为苏轼最高成就的“性命自得” , 即顺应万物而不执于一 。 苏轼最不满意王安石之处 , 就在于后者拒绝万物不齐 , 喜好并强迫他人随同自己:“网罗六艺之遗文 , 断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陈述 , 作新欺人” , “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 , 地之美者同于生物 , 不同于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