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丝桐金声——名家藏珍古琴萃选( 六 )


何朝现先生旧藏三琴
何朝现(1926-) , 早年就读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 话剧导演专业毕业 。 先后担任解放军西藏军区文工团话剧导演、成都市川剧院办公室主任、川剧研究所(院)研究员、戏剧导演等职 。 对川剧、曲艺音乐创作改革做出了贡献 。 1959年 , 他师从侯作吾先生修习古琴艺术 , 后参与演出和教学工作 。 80年代的成都古琴界主要的活动平台是“锦江琴社”, 社长喻绍泽先生 , 副社长由何朝现先生担任并主持琴社日常活动 。
古琴|丝桐金声——名家藏珍古琴萃选
本文图片

Lot 5146
民国
叶希明款吴浸阳斫丰卦琴
通长:128 cm;肩宽:20 cm;尾宽:15 cm
来源:何朝现旧藏 。
此琴仲尼式 , 周身髹熟栗色大漆 , 螺钿徽 , 紫檀岳尾 , 玉轸 , 紫檀雕花雁足 。 琴背项间镌刻琴名“春雷” , 龙池两侧镌行书并填青:春风苏万物 , 无声剩有声 , 美言操缦古 , 千载寄深情 。 何朝现藏 , 已未中秋后东父题 。 龙池内左右两侧篆书刻款并填朱砂:此明代屋梁也 , 庚申秋 , 青城吴德华斫丰卦琴 , 杭州叶希明题 。
古琴|丝桐金声——名家藏珍古琴萃选
本文图片

古琴|丝桐金声——名家藏珍古琴萃选
本文图片

1919年苏州怡园琴会
自左至右:琴契师、吴兰荪、李子昭、郑觐文、吴浸阳、周梦坡、杨啸初、叶璋伯、栖谷师、符华轩、叶震群、广霞师、陈墨泉、劳于庭
吴浸阳(1882-1958) , 字观月 , 又德华 , 号纯白 , 又称纯白道人 , 四川灌县人 。 少年时曾出家青城山为道士 , 弱冠后下江南往来于苏杭上海之间 , 民国八、九年间供职于苏州盐公堂(堂址在苏州吴衙场 , 堂主叶璋伯 , 杭州人 , 也善操缦) , 与吴兰荪先生交往甚密 , 1919年仲秋 , 由仁和叶璋伯发起的苏州怡园会琴 , 是辛亥革命后吴中首次盛大琴会 。 函柬四十九 , 莅会名士三十三 , 操琴十四人 。 吴浸阳操《阳春》并与李子昭双琴对弹《风雷引》 , 尔后还赋诗一首 。
1921年吴兴周庆云在上海发起晨风庐琴会 。 海内外名宿纷至沓来 , 有九嶷杨时百 , 诸城王燕卿 , 西蜀吴浸阳也在列 。 后他受聘于史量才先生 , 僻琴室于申报五楼 。 于1925年间 , 得史量才先生之支持 , 在上海一带县城内觅得大量明代良材 , 在申报馆五楼琴室 , 设计监造古琴六十四张 , 以六十四卦命名 , 琴的形制均较大 。 据记载赠教育家、实业家张謇获赠“蹇卦”琴;吴浸阳学生吴兆基得其二(吴兆基之上海表舅母熊淑婉女士赠与 , 熊女士亦是吴浸阳之弟子) , 音色洪亮中寓清越;又见有査阜西先生旧藏“观卦”琴名“鉴空”;今见蜀派琴家何朝现旧藏“丰卦”琴“春雷” , 腹款与查阜西先生所藏规格一致 , 其余不知散佚何方 。 吴浸阳先生于三十年代初 , 因商务纠葛去香港 , 一去不复还 。 其琴艺潇洒灵活 , 自然淡远兼有蜀、熟两派之长 。 操缦时琴容端庄 , 左手吟猱如鱼尾轻摆 , 柔和其外 , 刚劲含内 。 气韵中正平和 , 静远淡逸 。 其擅长之曲有《渔歌》、《潇湘水云》、《秋鸿》、《胡茄十八拍》等 。 得其传者有李明德先生及关门弟子吴兆基先生等 。
琴 , 古以桐为之 。 桐理疏 , 疏故虚 , 虚故易寂而易越 。 其背桐而腹梓者何?梓理密于桐 , 密则实 , 实为虚应 , 虚之用益大 。 事物之理固如此欤?浸阳吴君邃琴学 , 能制琴 , 尝经某处古道观 , 见其修缮时易下之梁 , 五百年物也 , 叩其声 , 察其理 , 谓中琴 , 乃析而计之 , 得琴六十有四 。 举《易》六十四卦名名之 , 且名其斋 , 而分其琴以饷人 。 顷者囊蹇琴见赠 , 而索斋铭 。 蹇于古文与余名通 , 因知君识字晓经训 , 尤今世雅才也 。 謇受其琴 , 而报以铭 。 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