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强|专访|《波德莱尔传》译者董强:为君歌一曲,忧苦自云散( 三 )


波德莱尔在世的时候 , 很多人都知道他 , 但他的作品并没有现而今的历史地位 。 《恶之花》这本书说得直白一点 , 是得到了比他年轻一辈的人的认可和推崇 , 但他的同辈并不一定能接受得了 。 像著名的Mérimée(普罗斯佩·梅里美)看波德莱尔 , 那简直就是上海人说的“小赤佬”!大批评家圣勃夫也接见过波德莱尔 , 表面上和和气气 , 不过是同他打哈哈 。 文坛很有意思 , 许多文人之间相轻 ,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后来魏尔伦、马拉美 , 特别是兰波对波德莱尔的评价很高 , 称他是“第一个真正的通灵者” , 大家才慢慢地认可了波德莱尔 。 19世纪的许多大师都是靠后来人认可的 。 到了19世纪末 , 罗丹给波德莱尔塑像 , 那个时候他才真正为大众所接受 , 已经距他过世二三十年了 。
波德莱尔的成就 , 主要在于他是第一个看到了“现代”的来临 。 他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一个现代性榜样式的人物 。 后来的人们谈及现代、现代性 , 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源头 。 我们去看整个文学史 , 最重要的人都是“源头” , 只有处于源头位置的人才能够让世人过了一两百年后还去纪念他 。 波德莱尔活着的时候 , 在巴黎的文人小圈子里是都知道他的 , 但究竟多少人认可他就难说了 。 尤其是年纪大一点的功成名就的人 , 很少有人认可他 , 还自觉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 因为他的作品太前卫了 , 他的行事风格太恣意了 。 波德莱尔在给母亲的书信里有句话 , “我跟后世是有关联的 。 ”这是他一句非常著名的话 , 也是一语成谶 。
澎湃新闻:传记中写到 ,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 波德莱尔的在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 , 稿酬计价是 , 每行1.5个苏 。 这样的稿酬在当年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档次?
董强:苏是法国货币非常小的一个概念 , 相当于咱们的几角钱 , 1法郎等于20苏 。 我没有具体计算过当时他这些稿费的购买能力 , 但总的来说肯定不高 。 对于当时的文字工作者而言 , 最赚钱的活计是写戏剧剧本 , 因为每演一场都能够抽头收钱 。 后来还是巴尔扎克改变了这个状态 , 他相当于法国最早的版权协会会长 , 因为他发现在报刊上的那些连载 , 刊登完了就没有别的后续收入了 , 就开始同一帮文人一起呼吁 , 提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 雨果是很有钱的 , 他就是写戏出名的 , 连续演出能够得到持续的收入 。 所以当时只有戏剧家才能做到名利双收 , 写小说、写诗都是苦哈哈的行当 。
和文人相较 , 当时成功的艺术家、画家也很富裕 。 波德莱尔之所以写艺术评论 , 是因为艺术评论的稿费相对高些 。 他也做翻译 , 这笔收入相对也比较可观 。 有时候他也把自己的诗集“一稿多投” , 还有时候报社预支了稿费 , 但他一直在拖稿 。 波德莱尔从未真正为一家报社专门撰稿 , 他也没有当采访人员的耐心和性子 , 就只能写写艺术沙龙和做翻译挣钱了 。 和波德莱尔同时代的大诗人奈瓦尔也是被后世认可的 , 他就是个采访人员 , 稿酬是他稳定的收入来源 。 波德莱尔写的画评多些 , 但在给瓦格纳的信里 , 他对于抽象的音乐艺术也有独到的见解 , 比如他如此形容瓦格纳的歌剧《汤豪舍》:“已经到了最炙热的时候 , 又来了一根导火索” , “在白色的背景上留下了一道更白的痕迹 。 ”我们看二十世纪至上主义艺术家马列维奇最著名的作品《白中白》 , 可以说就是在与此呼应 。
“波德莱尔同继父间的关系是个谜题”
澎湃新闻:在中文版序言中 , 你提到老师米兰·昆德拉对传记文学是持否定态度的 ,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