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王公之泪,总督之笑:英印帝国野心下的赤裸生命( 三 )


《王公之泪》所描述的,正是这两个节点之间的半个世纪。读者跟随着芒特笔下约翰·洛在东印度公司的服役经历,得到的是一个鸟瞰视角:1800年到1857年的半个多世纪里,英国是如何在印度及其周边扩张征服欲望的?这其中又是哪些人哪些力量鼓动起了历史的风帆?其间,英国人输掉了在阿富汗的战事,打开了东方帝国的大门,攻打巴达维亚又交还给了荷兰人,在印度内部,他们一次次压制各个土邦的不满,镇压东印度公司印度士兵的小规模起义,平息军官对待遇的不满,然后不断搜刮他们控制的土地上能够搜刮的资源。芒特书写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挖掘大量的书信、笔记和文献,他在带着读者回到历史的同时,也鲜活地呈现了这些为东印度公司服务的小人物们负债累累又常常短促的人生。
芒特作为殖民地官员家族的后裔,对殖民本身怀着矛盾理解。在一些段落中,能够看到芒特试图为英国在印度留下的政治遗产辩解几句。比如在写到约翰·洛的回国旅程时,他忍不住开始大段大段讨论起了英国在一个世纪后的最终撤离。他辩解说尽管英国的离开导致了印巴分治的悲剧,但缓慢的撤退也为印度留下了更多的治理能力;又比如,在描绘英军镇压1857年大起义时,芒特忍不住把一些高尚的溢美之词赋予了作战的英军官兵——读者读到这些地方时,也许会在心里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芒特笔下,约翰·洛成为了一个怀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主角。他同情因为待遇问题而叛变的基层军官、同情被公司和殖民地政府不断剥夺权力的印度王公。尽管他忠诚执行着各种殖民地命令,却有诸多的不情愿。相比之下,其他殖民地官僚则要么野心勃勃,要么贪欲无穷。
这多少有些过于挥霍洛家族的主角光环了,以至于显得他们和同时代的其他人物格格不入。
印度!王公之泪,总督之笑:英印帝国野心下的赤裸生命
文章插图
印度兵在进行恩菲尔德步枪使用训练。正是与这种步枪使用相关的谣言,最终引发了印度兵变。
伪善与真恶:一丘之貉
将殖民的罪恶归咎于具体的邪恶的人,而将我们的主角置身在这些恶行之外,这能说服挑剔的读者吗?而在总结1857年的淋漓鲜血时,芒特认为印度人在起义时采取了类似种族屠杀的狂热杀戮,英国人也在反击时做了类似的事情,所以是两边都错了。这样的“各打五十大板”,也让人遗憾。以至于还不如继续讨论他所引用的印度历史学家马宗达的质疑:1857年大起义是一场民族革命,还是试图复辟莫卧儿体制?
读者也会发现,芒特也没有回避殖民的血腥与残暴。在英军镇压大起义的段落里,他带着厌恶的语调描述了英军如何向德里进军时一路杀戮,并且在阿富汗作战时采取过杀死全部男性,奸污遇到的妇女的焦土战术。更凶狠的也更细微的,是英国人如何夺取印度的土地和权力。这是一种礼节、虚伪和算计的混合物。芒特详细描述了东印度公司是如何在自己缺钱时向土邦王公们借钱,又在他们缺钱时鼓励他们向公司借债,最后因为他们欠债而将其土地纳入公司麾下。“多年来,不少英国历史学家喜欢说某位总督比另一位优越或者低劣。但如果你是勒克瑙的纳瓦布或哪怕仅是普通公民,你都只会觉得英国总督都是一路货色:对土地和金钱同样欲壑难填,攫取土地和金钱时同样肆无忌惮、无所不用其极。”
对想要理解英印早期殖民时代境况的读者来说,芒特的文字是极为丰富的时代注脚。我们可以看到他详细描摹了各种各样的殖民统治技术,甚至从今天得到共鸣。在德里攻防战的章节里,他绘声绘色讲述了英军利用工兵和大炮炸开房屋侧面从而迂回包抄的“破墙战术”。人们会发现,这样的画面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在出现,并且是超级大国军队在巷战中碾压落后武装力量的某种佐证。在《剑桥印度史》中,学者C·A·贝利也提到过,著名的“铁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在19世纪初的印度和马拉塔人作战时所采取的清除丛林的战术,是1960年代美国在越南使用橙剂消灭游击队藏身之处的遥远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