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王公之泪,总督之笑:英印帝国野心下的赤裸生命( 四 )


但读者有必要留意的是,是否要跟着芒特的论断,认为英帝国在印度的统治其实漏洞百出“弱不禁风”?在历史上我们要看到的是,在1841年大败于喀布尔的同时,东印度公司的舰船和军队在虎门包抄了关天培统率的广东水师与炮台,并随后北上进逼南京与清帝国的门户。英印帝国未必是成功的统治机器,却是一架残忍而高效的战争机器。而统治和战争并不是同一件事情。
芒特对东印度公司的金融本质的理解是更为贴切的:东印度公司更像是一个用战争作为债务抵押的投机商,它不断发动扩张战争。而通过这种形式,作为帝国心脏的印度并不仅仅供应原材料,它还负责帮助帝国打磨战争的刀斧,将那些在印度浸染多年没有战死并最终脱颖而出的将领输送到帝国心脏——阿瑟·韦尔斯利在迎战拿破仑之前,已经和马拉塔人、和提普苏丹的迈索尔邦国鏖战了多年,早就成为了沙场老手。毕竟,在英国人出现之前,阿克巴大帝时代的印度战争就充满了棱堡攻防和火炮对决了。反之,帝国的脆弱性并非因为其不够强大,而在于其太过扩张,对安全感和稳定感的需要变得永无止境。奥克兰勋爵对阿富汗边疆的执念和几代英国人对大博弈的痴迷,以及他们最终在阿富汗的失败,就是这一逻辑的结果。
英印帝国的两张面孔
英印帝国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两面的形象。一方面,帝国体系里的现代化主义者们,如达尔豪西这样的人物,坚定认为只有英国人带来的文明和开化才是次大陆的未来。抱着这种心态,这些人带来现代教育、基础设施,并在印度取缔他们深恶痛绝的寡妇殉葬和活人祭祀等等社会制度。另一方面,正如芒特所意识到的,这些现代化的信徒希望实践的现代理想,是以极为帝国主义的方式推动的,他们看不起“原始”的印度社会,从不关心和理解被统治者为何从心底里反对自己。“那些自称最关注农民利益的自由主义者,恰恰也是最热忱的帝国主义者。”英帝国的形象也是同样——帝国是文明的代表,追求着各种各样的高尚情操——其中许多是装点门面的,但却也有许多是真实存在的;同一时刻中,帝国又建立在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私人欲望与野心之上,而这滋生着林林总总的欺瞒、狡诈和血腥。
无穷无尽形如草芥的小人物,种族主义的血腥野蛮,然后是带着文明使命感的暴力和虚伪,混杂着一些人性的善从中偶尔露头。这就是芒特笔下的英印帝国图景。在今天,这一主题的知识与历史,及其对今天世界留下的巨大影响,常常被我们所低估了——毕竟,英帝国和美帝国是如此不同,而我们太过想当然地将它们理解为继承关系。
对中文世界的读者来说,《王公之泪》提供的这段历史画面,也是众多出版物中所少见的。尽管书中密密麻麻的陌生人名与陌生地名构成了阅读时的必然困难,但它仍然值得读者们迎难而上。
英印帝国未必是成功的统治机器,却是一架残忍而高效的战争机器。而统治和战争并不是同一件事情。
英印帝国的脆弱性并非因为其不够强大,而在于其太过扩张,对安全感和稳定感的需要变得永无止境。
撰文|任其然
编辑|李阳、李永博
【 印度!王公之泪,总督之笑:英印帝国野心下的赤裸生命】校对|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