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小时候看过的《故事会》,现在居然还活着?( 二 )


地摊和走街串巷的流动摊位上 , 甚至出现了盗版的《故事会》 。 摆在菜刀、镜子、指甲剪旁 , 没有刊号的《故事会》 , 比正版更厚 , 内页用的是一捻就碎的草纸 , 翻开有整页的“监听器”“迷幻药”“麻醉枪”广告 , 印刷模糊 , 有时一句话有两三个错别字 , 还增加了许多惊悚和色情故事 , 充斥着“性与暴力” 。
如今 , 《故事会》却几乎“消失”在普通读者的视野里 。 怀旧的留言里 , 总有读者感叹“《故事会》没以前好看了 , 失去了灵魂 ” 。 我在搜索时弹出一篇文章 , 标题是“没想到《故事会》还活着” 。
今年9月 , 在上海绍兴路74号《故事会》编辑部 , 我见到了前主编何承伟 , 他头发灰白 , 戴着白色棒球帽 , 一身运动服 。 他说话中气十足:“我们去外面 , 人家好奇怪哦 , 整个文化界都觉得你们是低档次的 , 但搞故事的人就老是自信心满满 , 对故事非常热爱 。 ”
现在 , 《故事会》的编辑部年龄跨度很大 , 71岁的老编辑和24岁的年轻编辑出现在同一本杂志上 。 1997年出生的赵俊斐是编辑部唯一的90后 , 她小时候去亲戚家 , 总爱翻炕头上的《故事会》 , 而到了更年轻的一代 , 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本杂志 。
71岁的姚自豪是个老编辑 , 退休后返聘回来做稿件的终审 。 姚自豪刚做完白内障手术 , 看不了稿 , 大多数时间 , 他安静地坐在工位上 。 从背影看 , 他的身形瘦削 , 腰背略微佝偻 , 这是长期伏案工作留下的后遗症 。 姚自豪在公社当过多年的故事员 , 他在田间地头讲故事 , 最常讲《林海雪原》和《铁道游击队》 。
1978年 , 姚自豪28岁 , 在上海金山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 。 他与同事创作了长篇故事《特殊身份的警官》 , 这篇故事连载后 , 非常轰动 , 合集成册再版了八次 , 还有连环画版本 , 被排成话剧、广播剧 , 1982年还拍成了宽荧幕电影 。
小时候|你小时候看过的《故事会》,现在居然还活着?
文章图片

姚自豪
时代在变化 , 老编辑们也在适应年轻人的写作 。 年轻人的写作更轻盈也更有趣 。 有一篇故事写道 , “蜘蛛精从肚脐处抽出一根闪着银光的粗粉条 。 ”送审上去 , 编辑部笑翻了 。 现在的故事里出现了许多姚自豪没听过的职业 , 像是做直播的主播 , 还有网络用词 , 比如“拍一拍” , 他需要查一下才能理解 。 为了了解年轻人在看什么故事 , 姚自豪的手机安装了今日头条 , 他说 , 变化太快了 , “前两天是美食视频 , 今天主播在卖翡翠 。 ”在编辑部 , 姚自豪还保持在追剧的第一线 , 尤其喜欢《甄嬛传》 , 最近他在看《扫黑风暴》 。
好故事的方法论
为什么当年《故事会》那么受欢迎?在《故事会》的编辑部 , 有一套关于好故事的方法论 。 吕佳是《故事会》红版的副主编 , 今年41岁 。 2004年 , 《故事会》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 人们习惯按照封面红绿色来区分上半月刊 。 她说 , 写故事时 , 对面一定要有一个听故事的人 , 他可以是心里的一个听众 , 也可以是身边的家人朋友 , 你讲着讲着 , 他说我要去烧饭了 , 那你的故事肯定不行 , 要改了 。
故事的灵魂和根是口头文学 。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 一个人在草丛中奔跑 , 头上有汗滴下来 , 他回头看......”吕佳和我举例 , 她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专业 , 起初 , 她习惯用写剧本的方式 , 先“开场面” 。 老编辑告诉她 , 开头不要这样写 。 《故事会》的读者经常是在嘈杂的环境中阅读 , 比如火车上、地铁里 , 甚至是路边 , 他可能是个摊贩 , 手里拿着一本《故事会》 , 他一边翻看 , 还要顾着生意 , 留意城管 。 老编辑说:“在哪里 , 有一个什么人 , 有一个什么事 。 这一句交代完 , 接下来就是你的故事 。 ”节奏不能拖 , 故事抓不抓人就看第二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