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小时候看过的《故事会》,现在居然还活着?( 四 )


在龙江河的笔下 , 家暴、流言反复伤害着这个女孩 , 最终她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 , “她抱着一张想象出来的爱人画像自杀了” 。 题目叫《山村风流事》 , 他说:“这样的事情 , 在偏僻山村被当作风流韵事 , 所以反其意而用之 , 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 。 ”
开头是这样写的:
“赣西北的一个山旮旯里 , 有个小村庄 , 叫做苦竹坳 。 村里有个李石匠 , 长得牛高马大 , 肥头大耳 , 一脸的滚刀肉 , 像个屠夫 , 脾气又暴烈 。 都三十四五了 , 媳妇还不知道在东南西北哪只角 。 这天 , 他扛着一张镢头上山…...只见一个俏模俏样的姑娘 , 浑身一丝不挂地仰卧在草地上 , 两眼紧闭 , 好像是睡着了 。 她身旁还放着一张没画完的铅笔风景画 。 ”
后来编辑部集册出版时 , 这篇故事题目改成了《靓女风流事》 。
从“地摊文学”到“严肃文学”
《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 , 卷首写道:“《故事会》的对象 , 以农村故事员为主 , 兼顾工厂和其它方面 。 ”
“文革”期间 , 《故事会》改名为《革命故事会》 。 1974年 , 何承伟跟着老编辑去上海各个区县文化馆组稿 , 刊登的多是革命故事 , 说教成分很重 , 成摞的杂志堆在办公室的墙角 , 少有人翻阅 。
直到1979年 , 《故事会》才拿掉了“革命”二字 。
“文革”后 , 《故事会》刊登了大量民间故事 。 编辑部四处打听“爱吹牛”的人 , 把他们说的故事录下来整理发表 。 何承伟记得 , 有一次听人讲了三个下午 , 听了二十多个故事 , 那人几乎掏空了肚子里的存货 。 其中一个外国恐怖故事 , 何承伟听完就一口气写了下来 。 故事发生在西欧三星岛上 , 有一幢别墅 , 没人能平安地在别墅里度过一夜 , 一位老板贴出告示 , 谁敢上岛度过一夜 , 便能获得一万美金 。 一个水手上了岛 , 半夜12点 , 房间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 。 这篇《恐怖的脚步声》打响了《故事会》上恐怖故事的名气 , 至今还有网友回忆 , “小时候看完 , 晚上都不敢一个人去厕所 。 ”
《故事会》上还刊登了许多“文革”期间流传的手抄本作品 , 纯文学杂志不屑于登的手抄本故事 , 《故事会》敢登, 以前只能偷偷传阅的悬疑、恐怖和爱情故事被搬上了台面 , 有的故事还带有色情内容 。
但这类故事刊登得多了 , 就给《故事会》打上了“低俗”“地摊文学”的标签 , 批评的来信不比几麻袋的投稿少 。 “就是俗 , 低俗 。 还有说插画画面很恐怖 , 很恶心 。 ”夏一鸣是《故事会》的现任主编 , 他说 , 这离不开当时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 , 同时期的文学刊物也刊登了惊悚和猎奇题材的文章 , 例如80年代初 , 《译林》杂志刊登过一篇《尼罗河上的惨案》 , 引发轰动 。 “在文化稀缺的时代 , 人们有这方面知识的渴求 。 ”
编辑部里也开始有不同的声音 , “一些故事文字比较粗糙 , 编的痕迹太重 , 单纯为了吸引眼球。 ”他们认为 , 不能只刊登茶水风波类的故事 , 而要敢于直面社会现实 , 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 “我们要做的是口头文学 , 故事不能越编越荒唐 , 更不能低俗 。 ”何承伟也意识到 , 这本杂志在社会上是个什么角色?这个问题不能回答不清楚 。 他对《故事会》的期待是 , “它应该能教读者怎么做人 。 ”
夏一鸣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民间文学专业 , 也读过许多外国经典文学 。 1991年进编辑部 , 这是相当不错的工作选择 , 福利好 , 有编制和户口 , 还能分房 。
小时候|你小时候看过的《故事会》,现在居然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