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小时候看过的《故事会》,现在居然还活着?( 五 )


文章图片

夏一鸣
对于文学 , 夏一鸣有自己的趣味和格调 。 他认为 , 时代变化了 , 农村也不再都是一穷二白 。 他会刻意减少农村叙事 , 而把城市的故事加入进来。 他负责“外国文学故事鉴赏”栏目 , 找来一些冷门的文学作品改写成故事 , 再放上一两个外国幽默故事 。
编辑部的改变读者是有感知的 。 夏一鸣回忆 , 1991年底 , 读者投票选出印象最深刻的几篇故事 , 票数最多的是一篇《医院里的枪声》 , 讲的是妻子重病 , 当警察的丈夫在外执行任务 , 手术费没交上 , 医院不给动手术 , 最后丈夫赶回来 , 把枪往医生的桌子上一拍 , 作为抵押 。 “故事不回避矛盾 , 不回避现实 , 不回避冲突 。 这是很珍贵的 。 ”夏一鸣说 。
1998年 , 夏一鸣主持“名人讲故事”栏目 , 邀请作家写故事 。 反对的声音不少 , “《故事会》不是讲老百姓的故事吗?”“名家写的故事也有不精彩的 。 ”但夏一鸣说 , 这在当时是很现实的考量 , “有名家参与那就不一样了 , 名家本身自带流量 ,有的作品后面影响不得了 , 还被收到教材里面去了 。 ”
老刊的转型
《故事会》的困境是一点点出现的 。 夏一鸣说 , 2010年前 , 杂志的问题掩盖在冰山下 , 水面上是“好看的发行量和逐年增加的广告收入” 。 《故事会》杂志广告收入每年最高能到1500万 。
很快广告断崖式下跌 , 2015年 , 杂志上没有了广告投放 。 而全国范围内报刊亭的关停 , 直接切断了《故事会》的零售渠道 , 发行量暴跌 。 过去《故事会》的九成发行量来自车站与报刊亭 。
何承伟回头看 , 这场困局是必然的 。 一位老编辑也形容 , 如果把《故事会》比作一个人 , “它没有活力 , 每年都从零开始 , 拼命养活自己 , 而且受制于体制 , 没有自主性 , 一下被互联网冲得支离破碎 。 ”
编辑部也很快意识到 , 读者断层了 。 编辑部接到过一个电话 , 电话里传来激动的女声 , 劈头盖脸一顿骂:“你们现在都在干什么?那种笑话都登得出来 , 狗屁不通 。 ”接电话的编辑叫丁娴瑶 , 后来回想 , 自己当时肯定满脸通红 。 丁娴瑶在《故事会》工作了十年 , 她没有心虚 , 因为知道编辑找笑话的过程没有偷懒 , 但读者的评价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 。
面对“现在的《故事会》不好看”的质疑 , 丁娴瑶说 , 有的读者往前走了 , 希望看到更个性化的故事 , 也有的读者留在原地 , 更喜欢以前的老故事 , 但《故事会》不能满足所有人 。 “《故事会》只能陪伴你走一段时间 , 你不可能一辈子都看《故事会》 。 ”但编辑也认为 , 《故事会》应该永远在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 “这可能是我们的问题 , 有些故事没有真正反映出老百姓自己心里的东西 。 ”
小时候|你小时候看过的《故事会》,现在居然还活着?
文章图片

《故事会》编辑部
2016年 , 夏一鸣任《故事会》主编后 , 开始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 。
最大的困难是要扭转大众印象里“成人杂志”的标签 。 “一般老师和学生都认为《故事会》是一本成人杂志 , 少儿不宜 , 学校是不敢订的 。 ” 夏一鸣说 , 实际上 , 《故事会》的读者 , 以学生为主 , 至少占40% 。 新媒体部做过一份读者调研 , 回收了2000多份问卷 , 男性读者偏多 , 年龄跨度很大 , 除了学生和打工者 , 还有年长的老读者 。
2018年 , 《故事会》和国资委合作 , 发起了一次征文 , 宣传央企的时代楷模和模范人物事迹 。 “央企人物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形象 , 读者看了 , 我们杂志的社会形象是不是也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