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领导就躲开,怎么能行?你的人气指数恰恰取决于出镜次数( 四 )


虽然感觉很累 , 但要相信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 提前做好准备 , 你就可以从容面对领导 , 避免紧张 , 无话可说 。 正如同 , 你若对事情有追求 , 请先对自己有要求 。

3.调整方式 , 灵活应对不是每次与领导接触 , 都是时间越长越好 , 频次越多越好 。 而是针对不同的情况 , 做出相应的方式与方法的调整 , 这样才能取得彼此都满意的效果 。 具体而言 , 都需要把握3条原则 。
1.求简 。 在与领导接触时 , 话题数量要简洁 , 一两个足矣 , 话题内容的选择要相对简单 , 不需要彼此烧脑思考 , 彼此都能简单的说上一两句 , 聊一聊即可 。
如在走廊、餐厅、厕所等场所 , 彼此都已知道接下来需要做什么情况下 , 一句简短的“X总好”、“早”或者点头示意一下即可 , 切不可因复杂、繁琐的话语而令对方尴尬乃至生厌 。
2.求短 。 说话时 , 不要长篇大论 , 翻来覆去 , 而是用简短的话语概括一下就好 , 尤其是在电梯、同坐一车 , 尚有其他人的情况下 , 领导所问的内容还相对敏感 , 个人要做内容简化 , 必要时 , 可以直接对领导讲 , “这件事情 , 私下里 , 我单独向您汇报”等 。 若领导另有要求 , 则区别对待 。
3.求精 。 当自己与领导共处一个会议室或者单独乘坐一辆车的时候 , 则可以借机进行工作汇报与问题请教 , 这时 , 要注意所讲工作、所提问题要一句总揽、一针见血 , 先将结果与结论前置 , 直接上干货 。 然后再逐层展开 。
比如 , 你最近顺利完成了一项项目申报与批复工作 , 此时 , 与领导单独接触时 , 可以直接说:“XX项目已经顺利申报并得以批复 。 这项工作是由张三集中利用三天时间完成的 , 个人很努力 。 下一步 , 我们准备立即启动该项目 , 领导你这边有什么要求?”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 , 只有根据当时具体的时机、场景、人员 , 依据既定的原则 , 采取灵活性、针对性强的措施与方法 , 才能做到恰如其分 , 合理稳妥 。

4.创造机会 , 赢得主动

美国心理学博士苏珊杰弗斯在《惧动力》一书中提出“惧动力”这一概念 。 旨在告诉我们 , 当我们因害怕而无法面对和接受结果时 , 其实是因为缺乏一种能力 , 才会被恐惧侵蚀和控制 , 这种能力就是“惧动力” 。
而要拥有这种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行动 , 行动 , 再行动 , 这样才能在恐惧中拓展自我 , 逐渐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 对心理上产生恐惧 , 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
由此 , 真正能突破不想跟领导接触这层所谓的“心理障碍” , 不再被动地消极应对 , 见招拆招 , 而是创造机会 , 主动而为 。
正如《人民的名义》中高小琴为了见侯亮平整整备了3天课 , 以致于 , 两人接触完全是高小琴在牵着侯亮平走 , 这也给侯亮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我们与领导接触也是这样 , 害怕自己领导的你 , 不仅不应该回避自己的领导 , 反倒应多做准备 , 创造条件 , 主动出击 , 多去接触一下自己的领导 , 多了解一些领导的事情 , 及至从领导那里主动获取资源、方法与“捷径” , 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着领导给自己安排这项工作 , 布置那项工作等 。
此时 , 你会发现 , 真正能与领导主动接触 , 并能融洽相处 , 有一种向上管理的感觉 , 才意味着你开始走向人际成熟 。

本节总结总结一下 , 步入职场 , 最先接触到的便是人 , 有人就有人际 , 有人际当然就会呈现不同的人气指数 , 而领导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着你的人气指数 。 这也是本节课所讲的主题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