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工作坊|明清以来浙南地区的人群、知识和信仰( 六 )


周淼(浙大城市学院建筑学系):我近年的工作主要是从实物遗存来解读宋金时期华北的营造法式 , 同时也和刘妍老师一起在浙南地区做过调查 , 发现当地的建筑和我们认识的华北、江南环太湖流域和闽东等地区都很不一样 , 当地很多明代或清初的样式和型式应该是南宋时期从临安传过去之后一直存在那里的 , 而廊桥这种独特的、大块的结构是在浙南、闽北以外的地方所没有的 。 这几年也持续在泰顺做田野 , 更关注建筑学背景的议题 , 比如建筑历史场景的还原 , 现存聚落、建筑和空间在当时当地作何用途 , 祁刚老师报告的宗教和仪式实践就给我很大的启发 。 出于专业的考虑 , 我们主要做建筑断代和考古地层学式的分层 , 某个建筑在历史上的变动有的是修补 , 有的则是空间格局、规模的改变 , 很多时候是和空间的利用联系在一起的 , 如祭祀仪式的变化 。 我们的工作周期较长 , 可能三五年才能梳理出当地某种类型建筑的历时性变化 , 再来解释出现变化的原因 , 这时就需要结合社会历史的背景 。
在场旁听的多位学者和研究生亦简要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 胡宸(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思考如何从地方民间文献中发现问题 , 怎么样与学界展开对话 。 他认为 , 诚如刘永华老师所言 , 需要和更大的区域联系起来 , 才能更好地看清问题的本质 。 徐隆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提到 , 温海波的研究提示了他民间文献与图书馆文献之间的差异 , 也提醒了他对书籍副文本和版本的重视 。 他认为 , 将书籍的阅读放入具体的历史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 文学社会学与书籍史联系起来也非常值得探索 。 李世众老师的研究则启发他注意地方文人社会和书籍史之间的关联 。 刘瀚翔(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主要就自己的学位论文选题——石仓乡村的人际关系网络——抒发了感想 。 此外 , 来自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人类学系 , 以及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师生亦踊跃发言 , 表达了见解和收获 。 最后 , 工作坊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