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工作坊|明清以来浙南地区的人群、知识和信仰( 二 )


蒋勤《近代石仓的饮食结构、生活水平与物价变动(1840-1940)》利用账簿和契约 , 描述了近代石仓百年间农家的食材、生计和物价 , 通过大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指出 , 石仓在婚嫁和祭祀场合都比较看重猪肉、禽类 , 以及海货和香菇类食材;武科举的食单则更加接近日常的饮食 。 在计算以米和猪肉消费衡量的生活水平方面 , 发现了阙家的生活水平虽高于一般平民 , 但尚未达到体面的生活标准 。 在物价变动发方面 , 海带、螟蜅等外来商品的价格有明显起落 , 且与区域市场存在联动效应 。 总的来看 , 报告从典型场景和典型食材出发 , 为系统利用农家账簿中的食材记录开拓了一条新思路 。 评议人温海波(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认为 , 中国饮食研究可追溯到张光直先生 , 通过饮食(胃)可以到达文化的核心 。 报告对跨时期、长时段的饮食研究是从饮食到文化史的深入 , 其中对账簿解读、在地与有机、数字人文等领域均有创见 。 随后 , 温氏从日常与非常(炫耀性消费)、食物分类(地方性知识)、参与主体的具体构成、历时性变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曹树基认为婚姻节庆乃是乡民的日常 , 属于非常之常 , 肯定了这项研究的合理性 , 并提示蒋氏要进一步思考文章能够做出什么结论 , 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所突破 。
温海波和朱忠飞(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字入畲:明清以来中国东南畲民的社会转型与读写世界》关注的文字下乡是明清社会文化史的重要议题 。 报告立足于报告人在东南畲族生活区域搜集到的大量杂字等功能性识字读物文本 , 借鉴人类学的相关研究 , 试图在社会转型与文字实践之间建立联系 。 分析指出 , 这些文本主要是以抄本形式流传 , 在村落内部、跨村落之间形成传抄网络 。 同时 , 这些抄本一直保持着开放性 , 一直被修订 , 口头传承的痕迹依旧浓厚 , 在畲民的文字世界中 , 文字与口头并非断裂 , 而是融为一体并持续影响着畲民文化 。 评议人李世众认为报告将文字入畲与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讨论 , 很有深度 , 其中对副文本的揭示具有新意 , 不过所使用的关键词“社会结构”似可再斟酌 。 此外 , 若能统计出畲民年节行事中何时需要用到文字 , 或许能够更贴近文字的社会实践形态 。 雷李洪(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就文字在东南和西南地区非汉族群中的不同角色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 巫能昌指出 , 畲民在文字与口头的传统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图像传统 , 同样和文字世界有密切的联系 , 亦有必要了解畲民文献的制造者是否有当地和外来 , 以及畲和非畲之分 。 陈明华认为 , 可以从文中提到的人物入手 , 追踪其识字的具体动机和机缘 , 进而考虑识字动机和机缘的时代性 。
陈明华《教与物:浙南斋教的经卷、印章与教单》关注的斋教是指明清时期闽浙赣等东南诸省各种罗教影响下的教派 , 如罗祖教、无为教、大乘教、龙华会、糍粑教、老官斋等等 。 清廷多次查禁斋教 , 起获诸多经卷、图像、教单等物品 。 报告借助斋教的教单、印章、星盘等细微之物 , 将其放置于日常仪式活动之中 , 对其具体语境、功用和宗教社会史意义进行了考察 。 评议人刘永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认为报告处理了民间教派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 。 他简要梳理了学界不同时期对民间教派研究取向的转变 , 进而指出报告的主要贡献是对“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提供了一种新认识 , 从传播方式本身来影响民间教派组织的构架进行讨论 , 从经卷复制——尤其是盗版——来解释大规模的集中难以呈现是非常有趣的角度 , 并就经卷盗版的普遍性问题、“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到底是源于官方的预设还是实际情形、反思田海(Barend J. ter Haar)淡化民间教派和民间信仰之间界限的研究取向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