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讨会|文献、问题与方法:中国文学早期的西传( 四 )


【文化|研讨会|文献、问题与方法:中国文学早期的西传】上海师范大学洪淑倩梳理和分析了法国汉学家巴赞19世纪中后期对中国戏曲的一系列翻译 。 法国汉学家巴赞在 19 世纪中后期 , 集中对中国戏曲进行了一系列翻译 。 他的译本特点主要体现在“宫调的隐去”、“‘场’的创造”、“增强宾白的戏剧性”三个方面 。 并且在19世纪法国文学社会风俗研究理论的风潮下 , 突出了“风俗关注”的翻译策略 。 “风俗关注”自此成为巴赞翻译中国戏曲的重要视野 , 影响了巴赞对中国戏曲的文类特征的分类 , 其中 , 正剧(drame 的加入 , 极大程度上勾勒了中国戏曲在西方的面貌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姬艳芳通过梳理中外文资料 , 论述了法国汉学家戴遂良对中国通俗文学志怪小说的译介概况、目的与策略 。 戴遂良是晚清来华的法国耶稣会士 , 他在华期间翻译了数百篇的志怪小说 。 本文通过爬梳中外文资料 , 探讨了法国汉学家戴遂良对中国通俗文学志怪小说的译介概况、目的与策略 。 他作为译者 , 游走在中法两种语言与文化的间隙中 , 对《新齐谐》、《聊斋志异》与《广异记》中的“志怪”成分的阐释语境给出了独特的个人见解 。 戴遂良以解读通俗文学的方式向西方读者呈现出一种解读中国民俗的方法 , 这体现了西方译者与中国文学之间的诠释空间和张力 , 他译本的流传对后世汉学家对中国民俗的诠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
文化|研讨会|文献、问题与方法:中国文学早期的西传
文章图片

文化|研讨会|文献、问题与方法:中国文学早期的西传
文章图片

第四场由上海师范大学孙超教授主持和评议 。 北京语言大学段江丽教授以宋莉华教授的《西方早期汉籍目录的中国文学分类考察》和《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中西对接》两篇文章为例 , 分析了中国古代小说西传研究情况 。 这些研究成果以西方早期汉籍目录为文献基础 , 对中西文学观念、文体界定、学分类方法以及中西对接所带来的各种文体形式和内容的变革等重大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的探索 , 触及到了中国文学现代文类的生成、文学观念的转型等重大理论问题 , 揭示了中国古代“小说”概念在中西对接过程中生成为现代学术新语的详情 , 通过对“小说”这一概念中西对接、古今演变的考察 , 从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剖析了现代小说学之建构与发展的内在理路 。
北京外国语大学魏崇新教授对中国古典小说早期西传的文献整理的时间界定、文献范围和文献整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 并梳理了文献研究的方法 , 提倡建设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学 。 中国古典小说早期西传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 可以为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学乃至中国古典小说海外传播文献学奠定基础 。 在对西方早期中国古典小说书目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 进一步从理论上总结西方早期中国古代小说著录中目录学、版本学的特点 , 从传播学角度探讨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早期传播的特点与规律 , 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阐发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早期传播 研究的中西互释的理论与方法 。
安徽师范大学陈婷婷分享了有关宋莉华教授主编《西方早期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珍稀资料选刊》的心得体会 , 从工具书的角度指出它的全面性与一手资料的不可逾越性 , 表示我们应该站在文化文学交流互鉴与文化共兴的高度 , 正视跨文化的误读 , 重新思考人类性和世界性的共同意志和共同问题 。
上海师范大学汪胜以《西方早期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珍稀资料选刊》为例 , 提出应建设西方文化阐释立场下的中国古典小说学 。 在小说学的研究过程中 , 研究者难免会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下审视与评判小说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特征 。 但是对于西方中国古典小说学的构建 , 我们应考虑西方学者在西方文化阐释立场下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差异性理解和研究特色 , 还原其本来面貌 。 因此需要从学者中心和文本中心出发 , 实现对西方中国古典小说学的多维度考察 。 西方中国古典小说学虽然处于西方文化阐释立场 , 但是和其它西方学术传统一样 , 能够拓展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