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稷下学派论“心”( 二 )


荀子综合了《管子·心术上》和《孟子·告子上》中的观点 , 提出:“心者 , 形之君也 , 而神明之主也 。 ”(《荀子·解蔽》)他既肯定了“心”是形体之君 , 又肯定了“心”是神明之主 , 从形体和精神两方面揭示了“心”的主宰作用 。 荀子认为 , 心是形体的支配者 , 精神的主管者 , 只发号施令而不接受命令 。 它自动制止 , 自动行使;自行放弃 , 自行选取;自己行动 , 自己停止 。 外力能迫使嘴巴沉默或说话 , 能迫使形体弯曲或伸展 , 不能迫使心改变意志 。
荀子很强调“心”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 甚至将其主观能动作用作了过分的夸大 。 尽管如此 , 荀子仍是中国古代对作为形体之君和神明之主的“心”进行全面深入探讨的第一人 。
“心”与“道”二者间的关系
在《管子·心术上》中 , 稷下学者认为 , “心”必须遵循着“道” , 九窍感官才会各守其职 。 “道”是什么呢?《内业》曰:“道也者 , 口之所不能言也 , 目之所不能视也 , 耳之所不能听也 , 所以修心而正形也 。 ”“道”不能言说 , 不能看见 , 不能听到 , 是用来修心正形的 。
“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花 , 万物靠它而产生 , 靠它而长成 。 人失却它便会死亡 , 得到它便能生存 。 事情背离它就会失败 , 符合它就能成功 。 “道”布满天下 , 普遍存在于人间 , 人们却难以知晓 。 “道者 , 一人用之 , 不闻有余;天下行之 , 不闻不足 。 ”(《白心》)“道在天地之间 , 其大无外 , 其小无内” , “虚其无形” , “编流万物而不变”(《心术上》) 。 必须知晓不可言说的、无为的事理 , 然后才能知晓道的准则 。 “道”是“灵气” , 是“气之精者也”(《内业》) , 又被称为“精”、“神” 。
大凡万物包含的精气 , 这就是使得万物生成的原因 。 在地面生成五谷 , 在天空成为列星;流动于天地之间 , 叫做鬼神;藏在胸中 , 叫做圣人 。 这里大大发展了《易·系辞》中的“精气”说 。 “道”既生成万物 , 又是生命和智慧的源泉 , 是一种带有神秘性的“灵气” 。
《内业》曰:“凡人之生也 , 天出其精 , 地出其形 , 合此以为人 。 ”人的产生 , 天出精气 , 地出形体 。 精气是生命、智慧之源 , 能使万物产生 , 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本原”或“基本物质” 。 “精”与“形”有二元论倾向 , 这是《管子》中《心术》、《内业》中的“道”的二大特点 。 当然 , “道”这种“灵气”中 , 亦包含着古人对于“法则”的朴素认识 。 “道”同时也成为一种无形的最高准则 。
“道”并不遥远却难以达到 , 与人并处而难以相合 。 《内业》曰:“夫道者 , 所以充形也 , 而人不能固 , 其往不复 , 其来不舍 。 谋乎莫闻其音 , 卒乎乃在于心 。 ”“道”是用来充满形体的 , 而人如果不能把它留住 , 它便去而不回 , 来而不停 。 谋求吧 , 没有人能听到它的声音 , 但最终仍然存在于心中 。
这种精气不能用人力加以挽留 , 而可用修德使之安定 。 不能用声音呼唤 , 而可用心意相迎 。 恭敬地持守而不失去 , 这就叫做完备的德 。 德完备了 , 智慧就产生了 , 万物都各得其宜 。 “道”这种“精气”不同于一般的“气” 。
《内业》曰:“凡道无所 , 善心安爱(当作‘处’) 。 心静气理 , 道乃可止 。 ”“道”没有一定的处所 , 在修养好的心中便能居留 。 心中宁静 , 体气顺畅 , 道才能停留 。 人得了它而产生 , 依靠它而有智慧 。 “道”厌恶声音 , 修养内心 , 宁静无声 , 道才可得 。 形体端正 , 内心宁静 , “合”才能安定 。 安定的“心”在胸中 , 便耳聪目明 , 四肢坚固 , 可以成为精气的止息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