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稷下学派论“心”( 四 )


君子平常像无知一样 , 极为虚空;其应付事物像与物相对的影子一样 , 时机适当 。 像影子模仿着形体 , 回响呼应着声音;事物到了应付 , 过去了就舍弃 , 舍弃就是又回复到“虚”的状态 。
《心术上》认为 , “动则失位 , 静乃自得” 。 盲动 , “心”就失去君位 , 宁静才能自有所得 。
不要抢在事物之前盲动 , 而要观察其变化法则 。 纷杂则混乱 , 静心而自有条理 。 “心静气理 , 道乃可止”;“修心静音 , 道乃可得” 。 (《内业》)心中宁静 , 体气顺畅 , 道才能停留 。 心所以有过失 , 必定由于忧愁、快乐、欢喜、恼怒、欲望、求利等 , 能够去除这些 , 心才能复归于安宁 。 “形不正 , 德不来;中不静 , 心不治 。 ”(《内业》)能形体端正、心中宁静 , 然后才能安定 。 安定的心在胸中 , 便能耳聪目明、四肢坚固 , 可以成为精的止息之处 。 “静则得之 , 躁则失之” , “心能执静 , 道将自定” 。
得道的人 , 秉承大理而去除成见 , 胸中无败 。 节制欲望达到符合于道 , 万物都不会造成伤害 。 内心宁静 , 外貌恭敬 , 能复归本性 , 心性将大大地安定 。 定心静观变化法则 , 这就是“静” 。
《心术上》曰:“无为之道 , 因也 。 因也者 , 无益无损也 。 以其形因为之名 , 此因之术也 。 ”
做到“无为”的方法就是依顺 , 即所谓“因” 。 依顺就没有增益和减损 。 依照事物的形体据以制定名称 , 这就是“因”的方法 。 “故道贵因 , 因者 , 因其能者言所用也 。 ”“因”就要依据事物能够胜任的条件来谈论所派的用场 。 没人能了解“道”准则 , 它可依顺而不可言说 。 这“不言之言” , 就是“应”;“应”也就是把事物的法则运用于人 。 顺应着“道” , 一切都不是预先所安排的 , 所以能做到无所谓适宜;对什么都不加关心 , 也就无所谓关心了 。
“因也者 , 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 。 ”(《心术上》)“因”就是抛弃自己的成见 , 而以事物作为效法的标准 。 其应付事物 , 并不是事先所安排好的;其有所行动 , 也不是事先所选择好的 。 受到影响而后应付 , 依据道理而去行动 。 因此 , 有道的君子平常像无知一样 , 其应付事物像与物相对的影子一样 , 这就是“静因之道” , 即静心遵循着“道”的方法 。
《心术下》曰:“专于意 , 一于心 , 耳目端 , 知远之证 。 ”意志专一 , 用心专一 , 耳目端正 , 这是能够认识到远方事物的征象 。 《白心》曰:“一以无贰 , 是谓知道 。 ”专一而不分散 , 这是了解“道”的方法 。 《内业》认为“思索生知” , “思之思之 , 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 , 鬼神将通之 。 非鬼神之力也 , 精气之极也 。 ”思索使人产生智慧 , 精气的最高表现就如同鬼神一样神秘而无形 。 做到四肢端正 , 血气宁静 , 一意专心 , 耳目感官就不会迷惑 , 虽然是遥远的事物 , 也像很靠近 。
《心术下》认为 , 能够变化的一种气叫做精 , 能够应变的一种能力叫做智 。 “执一”的君子 , 把握住“一”而不失去 , 便能主宰万物 。 “执一”就是指把握住“道” , 并用来应付万物的变化 。 《内业》曰:“得一之理 , 治心在中 , 治言出于口 , 治事加于人 , 然则天下治矣 。 ”
《心术上》曰:“心术者 , 无为而制窍者也 。 ”修心的方法 , 就是把握住“无为”的要领而制驭九窍感官 。 《心术下》曰:“无以物乱官 , 毋以官乱心 。 此之谓内德 。 ”不要让外物扰乱感官 , 不要让感官扰乱心 , 这就叫做“内德” , 《内业》中称为“中得” 。 “心处其道 , 九窍循理” , 就不会“上离其道 , 下失其事”(《心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