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稷下学派论“心”( 五 )


孟子论“心”和“浩然之气”
孟子明确指出“心”是思维器官 , 并且也用“心”表示心思、思想、内心等 。 而且认为 , “中心达于面目”(《滕文公上》) , 内心会从面目上表达出来 。
孟子进一步将“心”道德化 。 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孙丑上》) , “不忍人之心 , 即怜恤别人的心情 。 凭着怜恤别人的心情 , 来施行怜恤别人的政治 , 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 孟子举例说 , 譬如有人突然地看到一个小孩将要跌入井中 , 任何人都会有惊骇同情的心情 。 “无恻隐之心 ,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 非人也 。 ”(同上)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 , 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 , 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 , 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 。 人有这四种萌芽 , 就和有手足四肢一样 。
所以 , 孟子认为 , “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止》) 。 人具有这四种萌芽 , 如能将其加以扩充 , 便会由小而大 , 足以安定天下 。 向内追求 , 乃孟子修养方法的特点 。 、孟子还将人的道德观念与经济地位联系起来 。 他认为 , 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 , 只有士人才能够做到 。 至于一般人 , 如果“无恒产” , 便也就“无恒心” , 就会胡作非为 , 违法乱纪 , 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这是对《管子·牧民》中“仓凛实知礼节 , 衣食足知荣辱”观点的发展 。
孟子认为 , 仁是人的心 , 义是人的路 , “学问之道无他 , 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
放弃了正路而不走 , 丧失了善良之心而不知去找回来 , 实在是太可悲了 。 学问之道没有别的 , 就是把那丧失了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 , 充分扩张善良的本心 , 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 。 懂得人的本性 , 就懂得天命了 。 保持人的本心 , 培养人的本性 , 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
在《告子上》中 , 孟子以学下围棋为例 , 强调人尽心修养应当专心致志 , 不能三心二意 。
在《尽心下》中 , 孟子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 。 修养心性的方法 , 最好是减少欲望 。 在《告子下》中 , 孟子认为;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某人身上 , 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 , 劳累他的筋骨 , 使他饥饿、穷困 , 行为总是不能如意 , 这样便可使他心意震动、性格坚韧 , 而增加他的能力 。 心意困苦 , 思虑阻塞 , 才能有所奋发而创造 。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 , 以其存心也 。 君子以仁存心 , 以礼存心 。 ”(《离姿下》)君子所以与一般人不同 , 就是由于其心中保持着“仁”和“礼” 。 修心的方法 , 主要就是保持和扩充“善”端 。
孟子指出了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不同 。 他说:“或劳心 , 或劳力;劳心者治人 , 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 , 治人者食于人 , 天下之通义也 。 ”(《滕文公上》)劳心者统治别人 , 劳力者被人统治;劳力者养活别人 , 劳心者靠人养活 。 这是当时通行天下的共同原则 。
孟子自称“四十不动心” , 从四十岁以后就不再因恐惧疑惑而动心了 。 据说告子不动心比他还要早 。 使自己不动心的方法就是培养勇气 。 依照理的曲直 , 正义在握 , 便能无所畏惧 , 勇往直前 。 孟子认为自己善于“养吾浩然之气” 。 这种气“至大至刚 , 以直养而无害 , 则塞于天地之间”(《公孙丑上}》 。
这种最伟大、最刚强的气 , 用正义去培养它 , 一点不加伤害 , 就会充满上下四方 , 无所不在 。 这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 , 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 。 它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 , 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 。 孟子的“浩然之气” , 实际上是指一种道德修养而产生的精神力量 。 孟子借用了谈管子·内业》“浩然和平 , 以为气渊”的思想材料 , 并加以改造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