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稷下学派论“心”( 三 )


“道”藏于心中 , 就如同“心”中的心 。 “心”是形体的主宰 , 而“道”则应当是“心”的主宰 。 能将“道”藏于胸中 , 这就算是圣人了 。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 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 , 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 。
“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 , “仁义礼智非由外栋我也 , 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 所以 , 孟子强调只要扩充人心中的“善”端 , 而不用去追求外在的“道” 。 心中自有“善” , 用不着“道在迩而求诸远”(《离娄上》) , 修养内心 , 便自然合于“道”了 。
荀子的“道” , 指全面的、根本的“大理” 。 他认为 , 人们通常易犯的毛病 , 就是受到片面认识的局限 , 而没有弄明白根本的道理 。 所谓“道”既体现不变的法则 , 又穷尽事物的变化 , 仅从一个方面是不能概括它的 。 荀子把“道”作为认识事物的唯一标准 , 认为“心不可以不知道”(《解蔽)) 。 心中不懂得“道” , 就会不赞同“道”而赞同谬误 。 在可以随心所欲的情况下 , 人们谁愿意坚持自己所不赞同的东西 , 而反对自己所赞同的东西呢?这是导致认识混乱的根源 。
荀子在《解蔽》中说:“心知道然后可道 , 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 。 以其可道之心取人 , 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 。 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 , 治之要也 。 ”心中懂得“道” , 然后才能赞同“道”;赞同“道” , 然后才能坚守“道” 。 按照赞同“道”的思想去选择人 , 就会选中符合“道”的人 , 而不会选中背离“道”的人 。 按照赞同“道”的思想 , 去和符合“道”的人一起指责背离“道”的人 , 这是使得思想专一而有条理的关键 , 就不会不明智了 。
《管子》的《心术》、《内业》提出设法使“道”藏于心中;孟子则主张通过内心修养、扩充“善”端 , 而自然合于“道”;荀子认为“心”必须了解“道” , 并以“道”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 他们所说的“道” , 含义并不一样 , 但可以看出 , “道”在逐渐地向着“法则”这一概念靠拢 , 并且逐渐地抛弃了神秘因素 。
《管子》四篇中的修心方法
在《管子》中的《心术》_上下、《白心》、《内业》四篇里 , 稷下学者提出了所谓“得虚道”、“静因之道”、“执一”等修养方法 。
《心术上》认为 , “虚者 , 万物之始也” 。 虚道与人之间没有间隔 , 却只有圣人能“得虚道” 。 君子不为喜爱的东西所利诱 , 不为讨厌的东西所逼迫 , 安逸快乐而无为 , 去除智巧和成见 , 这就是“虚素” , 指心中虚空纯洁 。 虚就是不藏有成见 , 去除片面认识 。 这样就不要求取 , 不用事先作什么安排 , 便没有思虑 。 没有思虑就复归于虚了 。
自然之道 , 虚而无形 。 虚便不会竭尽 , 无形就不会错位 。 做到“虚”就合于“道”了 。 智慧是无从强取的 , “投之海外无自夺” , 求取智慧的人不能得到与他并处的“道” 。 圣人不去求取智慧 , 所以能做到虚无 。 “心”是智慧的宫殿 , “洁其宫 , 开其门 , 去私毋言 , 神明若存” 。 去除心中的好恶 , 打开耳目感官这些门户 , 去除偏见 , 不要说话 , 神明才会存在 。 虚心去除嗜欲 , 神将入住心中 。 扫除掉不47洁净的东西 , 神(也就是“道”、“精气”、“灵气”)才会停留居住 。
“神者 , 至贵也” , 馆舍不打扫 , 贵人便不会住宿于此 , “不洁则神不处” 。 恭敬地打扫干净它的住处 , 精将会到来 。 对于“精” , 与其思虑它 , 倒不如考虑怎样使心有条理 。 整肃容貌 , 怀有敬畏之心 , “精”将到来并且定居 。 得到它而不舍弃 , 耳目不惑乱 , 心无别的图谋 , “正心在中 , 万物得度”(《内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