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稷下学派论“心”( 七 )


荀子的“虚一而静”的修养方法 , 是对于《管子》的《心术》、《白心》、《内业》中所提出的“得虚道”、“静因之道”、“执一”等修养方法的总结和发展 。 荀子将《心术上》中的“虚其欲 , 神将入舍”、《庄子·人间世》中的“虚者 , 心斋也”、“虚室生白”等思想材料加以改造 , 去除了神秘因素 , 给予“虚”新的解释:“不以所己减害所将受 , 谓之虚 。 ”
荀子不要求人们“虚其欲” , 他认为 , “治乱在于心之所可 , 亡于情之所欲” , “心之所可中理 , 则欲虽多 , 奚伤于治!”“心之所可失理 , 则欲虽寡 , 奚止于乱!”(《正名》)如果欲望合理 , 再多也不要紧;如果欲望不合理 , 虽少也不行 。 荀子的看法显然更有道理 , 他讲“虚” , 只要求人们去除偏见、成见 , 不要人们去除欲望 , 因为合理的欲望本就不该去除 。
荀子十分重视用心专一 , 认为“圣人无两心” , 干什么都要求专心一志 。 《管子·白心》中有“空然勿两之”、“一以无贰 , 是谓知道”的话 , 显然对荀子的影响不小 。 荀子在《解蔽》中认为 , 心接受外物 , 其选择不受限制 。 然而 , 心必定会自行表现出 , 虽然能接受繁杂的事物 , 但在注意力集中时 , 却不能一心二用 。 心思分散就不能获得知识 , 心思偏离就不能专一精深 。
专心一意遵循着“道” , 用来引导考察万物 , 万物都可以被认识 。 聪明人总是选择某一件事 , 专心一意地去做;只有用心专一的人 , 才能有所成就 。 荀子引用已失传的古书《道经》中的话说:“人心之危 , 道心之微 。 ”意思是说 , 人的心思达到专一谨慎 , 对“道”的认识便达到微妙精深 。
荀子认为 , 谨慎和精微 , 其微妙之处 , 只有明达的君子才能知道 。 人的心好比一盘水 , 端正地放着不动 , 混浊的就沉在下面 , 清澈的就浮在上面 , 于是能照见胡子眉目 , 看清皮肤纹理 。 但如果微风吹过 , 混浊的从下面泛起 , 就不能照出人的真正形状了 。 所以 , 心要用“道”来引导它 , 通过修养使它清醒 , 不受外物干扰 , 就完全能判断是非 , 解决疑难 。 荀子深入探讨了“心”在认知方面的特点 。
荀子讲的“心” , 多数是具有认知意义的;但也有少数几处的“心” , 具有道德意义 。 在《修身》中 , 荀子谈了“治气养心之术” , 认为大凡理气、养心的修养方法 , 没有比遵循礼法更加直接有效的 , 没有比得到良师指点更为关键重要的 , 没有比志趣专一更加神奇高超的 。 他并且针对各种人的不同特点 , 提出了理气、养心、进行自身修养的不同方法 。
在《不苟》中 , 荀子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 致诚则无它事矣 。 ”君子养心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到“诚” , 极为“诚”就无须从事其他的养心方法了 , 这很像是受到了思孟学派的影响 。 《劝学》中 , 荀子讲得更明确:“积善成德 , 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 。 ”积累善事成了德行 , 就能自然得到神明 , 就具备了圣人之心 。 这和《管子·内业》中精气“藏于胸中 , 谓之圣人”的说法颇有相通之处 。 诸如此类的“心” , 显然主要具有道德意义 , 而非认知意义 , 这常见于荀子的早期著作之中 。
综上所述 , 在商代甲骨卜辞中 , 古人已把“心”视为思维器官 , 并将思想、情感称为”合” 。 春秋、战国之际的曾子和墨家学派 , 已认识到了作为思维器官的“心”所处的中心地位和所起的决定作用 。 在《管子·心术上》中 , 稷下学者首次考察了心与感官之间以及心与道之间的关系 。 在《管子》四篇里 , 稷下学者还提出了“得虚道”、“静因之道”、“执一”等修养方法 , 目的就是使心能合于道和把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