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年终策划|三星堆文物修复师:“网红”背后,在日常琐碎间传承( 二 )


装进盒子的泥土不能随意丢弃,一个用黑色马克笔写着“12.17”的透明塑料袋摆在一旁,收纳着清扫下来的泥土。杨平说,这些泥土也要保存起来,以便日后取样研究。
扫除泥土,清理还不算完成。杨平拿着蘸了水的软毛刷,涂抹在象牙的表面。一两滴水沾上去,黑乎乎的泥垢开始晕开,形成一摊灰色的污水。杨平一边用软毛刷刷着,一边用纸巾轻轻擦着。没到一会儿,象牙上便有了一小块突兀的白色。
杨平说,要清理好一根象牙,需要清除它上面覆盖的全部泥土,“并不复杂,没什么高大上的东西。”
当郭汉中和杨平在玻璃里面忙碌时,玻璃外的电视屏幕正在播放考古发掘的视频,凭着白色防护服背后的“郭汉中”、“杨平”字样,一些游客认出了他们,“他们好像就是三星堆的文物修复师。”
打扮“春晚新人”
今年以来,郭汉中和徒弟们停下了文物修复的工作,往往是到工作室来,对出土文物进行清洗和加固。
文物#年终策划|三星堆文物修复师:“网红”背后,在日常琐碎间传承
文章插图
2021年12月23日,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展示中心。郭汉中蹲下身子近距离研究今年发掘的重要文物顶尊跪坐人像。旁边为今年3月直播发掘的第一件重要文物青铜大口尊。观众透过玻璃观看国宝亮相。新京报采访人员 郭延冰 摄
一张青铜色的宽脸上,雕刻着醒目的纵目宽鼻,下方的大嘴巴咧着笑,一个人跪坐在地上,头上则顶着铜尊。这是今年刚从K3出土的文物——铜顶尊跪坐人像,由上半部的铜尊与下半部的人像组合而成。它通高115厘米,下部跪坐着的铜人,双手合握在身前,头部顶一块方板,方板连接青铜大口尊,尊的肩部还有龙形装饰。
铜顶尊跪坐人像的外观仍然保留了久藏于地下的痕迹。青铜的颜色褪去了光泽,淡淡的锈迹上隐约可见一层灰黑色的泥土。铜人的左腿缺失不见,尊部则被压得变形、开裂。为了防止坍塌,有些部位已经贴上白色胶条。
这个铜顶尊跪坐人像和另外两件今年出土的文物,将一起亮相于2022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为了让它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郭汉中正领着徒弟杨平对它进行物理加固,“修复是来不及了,现在就是让它能立起来,能展示给大家看。”
杨平对着蓝色手套吹了口气,然后递来刚上完色的青铜色长条。郭汉中把头偏过去,眯着两只眼睛望了望这座铜顶尊跪坐人像,随即便拿起两个钉子,将青铜色的长条钉在人像上。
两人之间无需言语,配合已经相当默契。郭汉中手里刚拿起钉子,杨平便递上螺丝刀,螺丝刀刚一到手,杨平便转动脑袋,眼睛从文物裂开的口子里望进去,观察着钉子的角度和位置,手则帮忙按着钉子附近的位置。
八个钉子按完,郭汉中撕下白色布条。围观的工作人员担心,“不会倒吧?”郭汉中一言不发,直到白色布条全部拆完,他才开了口,“我心里有数。”
12月中下旬,在这间以郭汉中命名的文物修复室里,四处沾满了灰尘,穿着白大褂的杨平和师兄妹一同追随着郭汉中,对眼前的文物进行清理和加固。在这个师承制的行业里,师父郭汉中从来不会正襟危坐地讲课,“每一件文物都不一样,那每一次修复都也会不一样,而且文物修复涉及面太宽广了,各种各样的技能都要会。”对他们而言,每天的工作便是学习。
文物#年终策划|三星堆文物修复师:“网红”背后,在日常琐碎间传承
文章插图
2021年12月23日,三星堆博物馆郭汉中文物修复创新工作室,郭汉中给徒弟们讲授修复大口尊肩部缺失牛首复制补配件的细节。新京报采访人员 郭延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