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陈平原:岁末怀故人|草地·百家谭( 五 )


历史|陈平原:岁末怀故人|草地·百家谭
文章图片

戴小京抄写的《关于红豆杂志和钟楼文学社》 。

我与前三位故人 , 交往不见得都很密切 , 但起码认识二三十年 。 而结识模范书局创始人、诗人、雕版收藏家姜寻 (1970—2022) , 只有短短两年时间 , 而且还是在疫情期间 。 可想而知 , 我对他的了解非常有限 , 只是因他去世太过突然 , “是库房搬书的过程中意外身亡” , 我觉得非记下几笔不可 。
2019年年底 , 北京电视台编导王宇制作《我是规划师》第一集 , 约我客串出镜 , 在永定门、正阳门等处现场 , 念了几段我《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北京:三联书店 , 2008)中的文字 。 这种现场表演 , 非我所长与所愿 , 但为了老北京 , 我还是勉为其难了 。 没想到2020年1月8日又接到王导来信 , 说还要补拍些我在城南的镜头 , 地点就选在杨梅竹斜街的模范书局 。 看我很不情愿 , 对方极力劝说:作为拍摄点 , 那是一个很有历史氛围的地方 , 而且主人很有趣 , 相信你去了会喜欢的 。
那是个冬日的上午 , 风很大 , 天气很冷 , 但随摄制组走进书店 , 确有温暖如春的感觉 。 书店不大 , 略显拥挤 , 稍有顾客 , 就转不过身来 , 但氛围很好 , 尤其是那几部主人制作的雕版诗集 , 难得的兼及技术、审美与岁月沧桑 。 姜寻把我们领到二楼的书房 , 看他的收藏 , 签了若干他收藏的我的著作 , 聊了聊各自的文学观 , 以及对雕版印刷的感觉 。 谈得很开心 , 几乎把拍摄的事忘了 。 不知不觉中 , 太阳照进阁楼 , 站在窗前 , 俯瞰旁边的平房 , 老北平的韵味一下子上来了 。 看我赞叹不已 , 姜寻赶紧推荐自家在西城区佟麟阁路的“模范书局+诗空间” , 说比这更有味道 。 那里原本是中华圣公会教堂 , 始建于1907年 , 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如今被他改造成书店 , 成了文青打卡的最佳去处 。 当时一拍即合 , 就在那里举行我的新书发布会 。
历史|陈平原:岁末怀故人|草地·百家谭
文章图片

【历史|陈平原:岁末怀故人|草地·百家谭】2020年 , 陈平原(右)与姜寻在杨梅竹斜街模范书局 。
几天后我去信:“姜寻兄 , 那天谈及在模范书局诗空间开我的《想象都市》等四本新书发布的可能性 , 承蒙你一口答应 。 可三联认为放在他们刚重新开业的韬奋图书中心更合适 。 得便再向你请教版刻及装帧问题 。 ”接下来 , 我们围绕三联图书及其装帧等 , 略为交流了一下各自的心得 。
姜寻以他集宋本《草窗韵语》字、请扬州中国雕版文化传承人陈义时先生雕版的北岛诗集《一切》 (中华书局 , 2017)为例 , 论证事在人为 , 此路可以走得通 。 那书一函两册 , 定价5000元 , 据说卖得还不错 。 我则坚称新诗人中北岛的地位很特殊 , 加上此书销售借助很多文化活动 , 是个特例 。 如此制作雕版图书 , 很难持续 。 我建议他每种诗文集就刻两页 , 雕版作为艺术品销售 , 其他部分同样集宋本但电脑制作 ,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 让“雕版图书” (而不是非遗产品)真正复活 。 作为诗人兼艺术家的姜寻 , 理想主义色彩极为浓厚 , 对我如此向市场妥协 , 表面不说 , 心里估计太不以为然 。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紧接着武汉疫情暴发 , 大家都无暇他顾 ,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
同年三月间 , 姜寻送来若干特种纸 , 说是模范书局天桥店开张 , 政府有关领导要去检查 , 若评价好 , 可以补贴若干运营经费 。 因此 , 希望我题写“戏剧人生” , 放在店里 , 权当点缀 , 也算是一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