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米尔斯(C. Wright Mills) , 美国20世纪社会学家 , 生于1916年8月28日 , 卒于1962年3月20日 。 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师从H.格斯和H.贝克尔 , 1941年获博士学位 。 生前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 。 其作品《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社会科学领域引用率最高的书之一 。
他前后期的这些研究也有关联 。 做意见领袖研究的时候 , 一开始所有的数据都是米尔斯带着学生去收集 , 做得很辛苦 , 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发问卷那种抽样调查 , 而是挨个去访谈 , 比如问一个家庭主妇 , 在哪些议题上受到了别人的影响或影响过别人 , 然后再滚雪球式地继续找到这个影响者或被影响者 。 这里面其实就能看出他研究上的追求 , 并不是想浮在表面上去简单搜集数据 , 而是想亲身接触具体的人 , 在人际网络中把握实在的关系 。 后来到了《权力精英》 , 他把人际影响的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框架里 , 即精英借助媒体如何对大众进行操控 , 他也点出了这种操控对非理性舆论形成的作用 , 这个问题在今天自媒体时代和民粹主义时代更明显 。
米尔斯对权力的批判立场 , 和当时去政治化的主流传播学很不相同 , 执行项目的米尔斯和主持项目的拉扎斯菲尔德因为意见分歧反目成仇 , 终生不在同一个场合共同出现 。 《人际影响》后来在米尔斯退出后由拉扎斯菲尔德、卡茨重新分析他留下的数据 , 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
本文图片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 , 1901-1976) , 社会学家、传播学家 。 他1901年2月13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 1925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 , 曾获数学博士学位 , 后来对社会心理学和传播研究产生兴趣 。 著有《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社会研究的语言》等 。
托德·吉特林后来在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媒介社会学》(Media Sociology)中对其提出了批判 , 其中特别提到了研究的资方背景 。 这个研究的赞助方是一个读者定位为中下阶层妇女的杂志 。 米尔斯通过研究试图说明:人际影响是一种从上到下流动的垂直控制 , 而非水平流动 。 这个结论不利于杂志及广告商 。 因为如果影响是垂直流动 , 那么广告只需要投放到精英杂志 , 而不用在各个阶层推广 。 此外 , 研究设计的问题也非常微妙,当时设计的4个研究领域中 , 前三个分别是日用品购买、时尚、电影 , 最后一个是公共事务(即政治) 。 结论是在最后一个问题上人际影响的垂直流动是比较明显的 , 前三个都是水平流动 , 因此人际影响主要是水平流动的 。 但其实前三个按照分类都可以归结到“消费”这一类 , 而消费 , 其实归结下来还是很受大众媒体营销这类垂直流动意见的影响 。
新京报:米尔斯提出的这种理论取向 , 和美国传播学初创时期的迥异 。 施拉姆所奠定的传播学创始人神话 , 虽然使得学科走向建制化 , 但也因此窄化了传播学的学术想象力 。 米尔斯所批评的“抽象经验主义” , 很多都适用于对传播学的批评 。
刘海龙:吉特林的文章里就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 刚刚我们提到的这个调查混淆了两种影响 , 一是结构性的、自上而下的权力的影响 , 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影响 , 人际关系和权力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 不能简单比较 。 这个其实也反映出很多学者对权力、结构的忽视 , 误以为通过人际的影响就能完成很多大的改变 。 缺失了这种观照 , 其实像拉扎斯菲尔德这类实证研究 , 看似是经验性的 , 但其实只是一种“抽象的经验” , 摸不到社会真实的脉络 。
- 于震|《鼓楼外》诠释“艺大于天” 专访于震:演员活在角色里,导演活在剧里
- 下篇|【下篇】专访|程永新:有思想的写作者还是太少了
- 中国|【上篇】专访|程永新:小说的最高任务是呈现人的精神世界
- 诗歌|专访|诗人凌越:我享受诗歌带来的寂寥的美感
- 中国社会学|社会学需要更多关于“现代”的研究|专访陈映芳
- 性格|社会学需要更多关于“现代”的研究|专访陈映芳
- 专访|社会学需要更多关于“现代”的研究|专访陈映芳
- 词汇表|专访|诗人凌越:我享受诗歌带来的寂寥的美感
- 易全|专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婚姻家庭文化委员会长赵庆奎先生
- 写作|签约作家专访‖梦寒若:文字治愈了我,想让自己成为终身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