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隍庙五香豆 老上海五香豆

老上海五香豆(上海老城隍庙五香豆)郭瀛洲,又名郭宗儒,1908年10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县一个农民家庭 。因家乡连连不断的旱灾、水灾 , 还有虫灾,庄稼常常颗粒无收,18岁的他不得不背井离乡 , 只身来到上海 。
面对上海一个陌生的地方,郭瀛洲举目无亲,历经各种艰难坎坷 。10年的颠簸生涯中,他先后在南市的西姚家弄 , 阜民路一带以摆小书摊为生;抗战期间也曾在雷云轩烟杂店做一个跑腿的小伙计 。
三、四十年代过来的上海人都知道 , 上海滩曾流行过茴香豆 。

上海老城隍庙五香豆 老上海五香豆

文章插图
老城隍庙五香豆
茴香豆酥软清鲜,香味浓厚,它表皮起皱呈青黄色 , 豆肉熟而不腐、软而不烂 , 咀嚼起来满口生津,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 。可以做休闲小零食 , 也可以做为嗜酒者的下酒菜 。
民间认为茴香豆“入肚暖胃”,越嚼越有味,因而有个民谣这样说:“桂皮煮的茴香豆 , 谦裕、同兴好酱油 , 曹娥运来芽青豆,东关请来好煮手,嚼嚼韧纠纠,吃咚嘴里糯柔柔” 。
鲁迅的《孔乙己》中,就好几次提到了茴香豆 。
由于物美价廉,经济实惠 , 茴香豆在老上海的街头巷尾,生意十分兴旺 。但知道该豆配方、掌握其烧煮技艺的人却屈指可数 。
正值而立之年的的郭瀛洲,对邑庙小东门,宝带弄口对面老山东的茴香豆有了兴趣 。
他仔细观察过,路边不过三米长的柜台,而且也只有茴香豆一种货物 , 可是柜台前没有空闲过,老山东的手忙忙碌碌地递出去一包包的茴香豆,收回来一张张的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钞票 。
看着买豆的人络绎不绝,听到钞票互相摩擦的沙沙声,目睹老山东一家幸福而又满足的笑容,他又想起了自己:十几年的艰辛漂泊,至今仍然孑然一身,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家,就像一根浮萍,飘到哪儿算哪儿 。
要是能掌握一门手艺,一辈子就有了依靠 , 不必做这个店的伙计那个店的跑堂,也不用担心被辞退后就有挨饿的危险 。
于是,他内心萌发了学做茴香豆的念头,甚至幻想着也有了老山东一样的一间小铺,老婆孩子乐呵呵地围绕着他转……
想法一旦萌芽,就一发不可收拾,他眼前老晃悠着一粒粒的豆儿,还有那诱人的钞票 。
说干就干 。
为能掌握烧豆的技术,他每天必去一趟茴香豆摊,或故意和老山东闲扯两句,说说什么天气真好啊的无聊话题,或逗逗那个胖墩墩的小男孩,时不时递上几颗糖果,或热情地称赞老山东矮矮的当家主妇的勤劳能干 。
更多的时候是买一两包茴香豆回来 , 慢慢地嚼,仔细地看 。
耐着心磨了半年,几乎磨掉了郭的所有耐心,可是老山东一家对秘方就是守口如瓶,就是秘而不宣 。
郭瀛洲甚至托了老山东的老朋友去商量,情愿拜师学艺,交学费做学徒,也被老山东婉言拒绝 。也难怪,在那个年月凭手艺挣点饭吃实在不容易 , 更何况,“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还少吗?
为此 , 血气方刚、有股子倔劲的郭瀛洲毅然决定另辟蹊径,发愤图强,他又买了茴香豆回来,细细琢磨,解剖分析,在一只煤球炉上做试验 。
从选豆到煮豆,从用料到配方,经过反复摸索与实践 。一斤豆用多少水,什么时候加入配料 , 配料加入的顺序和多少,豆烂软的火候 。
经过千百次的试验,不知多少汗水滴入火红的炉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掌握了烧煮的技术 , 又略加创新,成功地试制出比茴香豆略为坚韧的五香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