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二
在历史上 , 华世奎的政治生涯在清末的最后数年达到巅峰 , 他以汉人身份先后出任清廷“皇族内阁”与“完全内阁”的内阁阁丞 , 直接听命于总理大臣奕劻与袁世凯 , 却戛然而止于清帝退位 。 之后 , 华世奎便隐遁天津 , 以遗民自居 , 他将亡国的种种思绪、遗民的时时慨叹与遭际的处处悲感等 , 宣之以诗 , 最后经汰选而结集为《思闇诗集》 。 可以说 , 他的诗作就是他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 通过他的这三百余首诗 , 可以窥见华世奎以及以他为代表的一代士人的心灵世界 , 从而也会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有更为深刻、真切的把握和体认 。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 , 飘摇已久的清王朝终至覆亡 , 清帝退位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 与此同时 , 华世奎由京退居天津 , 并委托许宝蘅向袁世凯辞职 , 从此自号北海逸民 。 辛亥鼎革对华世奎而言 , 不啻于一场狂飙骤雨 。 他的《思闇诗集》开篇第一首为《骤雨》 , 应是有意安排 。 诗云:“大雨来何骤 , 须臾沟浍盈 。 风狂无定向 , 雷哑不闻声 。 惊走檐前雀 , 深藏树底莺 。 ”他借骤雨、狂风以及惊飞之雀与遁藏之莺 , 象征性地抒写了当时政治的剧变及其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时人的震动 。 第二首为《病足》 , 诗云:“千秋高士陶元亮 , 一代诗人陆放翁 。 愧我望尘都弗及 , 胡天降沴与相同 。 坦途尽化荆榛域 , 上药难收尺寸功 。 斯世料无容足地 , 闭门藉此隐墙东 。 ”他借陶渊明与陆游的遭遇来写自己的人生之变 , 即故国沦亡而空怀图存之志 , 最后则表明心志:既然自己难以见容于世 , 于是学汉代王君公 , 决心隐居于市井 。
退隐天津后 , 华世奎肆力于诗 , 而字里行间往往充盈着穷愁困苦 。 “愁”、“忧”、“穷”、“痛”、“牢骚”等词语 , 频频出现在他的笔下 。 他还曾在《寿渠母乔太夫人八十四首》诗中自注称:“昔人云‘诗笔穷而后工’ , 今余所处之境穷之极矣 。 ”造成其诗多穷愁困苦之气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国家政局使然 。 作为晚清朝廷位高权重的内阁阁臣 , 清亡君退后 , 自然很难见容于作为敌国的“共和”政府 , 更不免遭受遭社会的讥讽与鄙夷 。 政治前途自此断送 , 而社会权威也不复往昔 。 当年的帝国重臣 , 变成了“丧家无主犬” 。 二是个人性格促成 。 华世奎人如其字、诗如其人 。 其字专宗颜真卿 , 端方硬直而少变化 , 他为人也是如此 , 在他的不少同僚好友在清亡后很快转为再仕新朝或兴办实业之时 , 他则贫贱不移 , 专守不改 , 宁为“缚茧可怜蚕” 。 也正如他在《和赵楚江毓南八十述怀原韵》中所言“陵谷屡迁心不老 , 寸丹总是向枫宸” , 甘愿穷苦 。 郭则澐在序中亦曾提到:华世奎“尝与先太保同掌内制 , 国变后完发遯居 。 当道虽挚交莫能落网致之 。 ”
本文图片
不过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息影津门的华世奎依然对清朝存有幻想 , 心有所待 。 溥仪在他的《我的前半生》中曾写道 , 复辟活动“可以说从颁布退位诏起到‘满洲国’成立止 , 没有一天停顿过” 。 我们现在无法确证华世奎是否具体参与了这一系列的复辟活动 ,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 他一直在为维护清廷而努力 。 隐退天津后 , 他不仅多次返回京城觐见溥仪 , 他的《甲寅九月入都有感》《壬戌三月自京返津早起登车途中作》等 , 都纪写了入都之事 , 而且还直接参与了多起有关清室的事件 。 一九一四年徐世昌应袁世凯之邀出任国务卿 , 华世奎便借宴请之际在席间劝说徐世昌不要辜负清室 。 在张勋复辟闹剧结束之后 , 华世奎与徐世昌同到北京 , 为开脱溥仪复辟罪责以及保住清室优待条件等事宜 , 积极充当说客 。 溥仪大婚时 , 华世奎再次入都 , 并接受封赏 , 而且在溥仪赐其“望阀高华”时更是兴奋不已 , 连作数诗以纪之 。 及溥仪被驱逐出宫 , 华世奎闻讯后更是垂涕号哭 。 溥仪到天津后 , 华世奎更是每逢朔望必定到张园去恭请圣安 , 并接受溥仪之聘以教授楷书 。
- |难怪奎木狼被抓回天庭后,玉帝让他官复原职,看他在天庭地位多高
- |与潍坊 共壹號|弘阳·奎文壹號营销中心耀世启幕
- |神仙的孩子也能留下来,为何奎木狼的孩子被悟空摔死,他还不报复
- |山石榴创刊七周年专栏|布汝奎:山石榴
- 延奎|她发怒了
- |垂丝海棠摇春光
- |吕培奎的诗:春
- 华世奎|他写的这幅“颜体”楷书,当为一绝!
- 夏先奎|【云峰故事会】夏先奎|一只旧木箱
- |争创“东亚文化之都”|奎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播:恒盛斋点心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