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人|鲁迅如何影响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鲁迅诞辰140周年( 五 )


当时 , 教育界和文学界对此反应不一 。 首先是教育家尚仲衣在“儿童教育社”年会中作了一次演讲 , 题目是《选择儿童读物的标准》 。 从他列举的选择儿童故事的“消极标准”看来 , 他显然反对选童话给儿童阅读 。 他认为鸟言兽语、神仙鬼怪等故事是违反自然现象的 。 他说:
何谓违反自然现象?世界上本无神仙 , 如读物中含有神仙 , 即是违背自然的实际现象 , 鸟兽本不能作人言 , 如读物中使鸟兽作人言 , 即是越乎自然 。 教育者的责任在使儿童对于自然势力及社会现象 , 有真实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
接着是吴研因对于尚仲衣的说法表示异议 。 他不认为鸟言兽语的故事就是神怪 。 他向尚仲衣提出质问道:
……但猫狗谈话鸦雀问答 , 这一类的故事 , 或本含教训 , 或自述生活 , 何神之有 , 何怪之有呢?
一场论战 , 就此开始 。 尚仲衣在5月10日的《申报》上答复吴研因的质问 , 完全否定童话的教育价值 。 他说:
我们觉得童话的价值实属可疑 , 维持它在儿童读物上的地位之种种理由 , 实极不充分 。 所谓“启发想像” , “引起兴趣” , “包括教训”云云 , 皆在或有或无之间 , 而不违背自然现象的读物皆“可有”童话“或有或无”之价值 。
尚仲衣更认为“从心理分析的观点看来 , 童话最类似梦中的幻境和心理病态人的幻想” , 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有所危害的 。 他把童话的危机 , 归纳为以下五点:
1. 易阻碍儿童适应客观的实在之进行;
2. 易习于离开现实生活而向幻想中逃遁的心理;
3. 易流于在幻想中求满足求祈求不劳而获的趋向;
4. 易养成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畏惧心及厌恶心;
5. 易流于离奇错乱思想的程序 。
5月19日《申报》又刊出吴研因的《读尚仲衣君〈再论儿童读物〉乃知“鸟言兽语”确实不必打破》 。 文中指出当时中国的小学教科书 , 根本属于“幻想性童话”的题材就不多:
关于“幻想性童话”的材料 , 实在不多 , 所谓自然社会或者常识等教科书 , 关于“幻想性童话”教材 , 固然一点都没有 , 就是国语教科书有一些儿 , 也是微乎其微的 。
对有关小学教科书的“儿童化”问题 , 吴研因慨叹说:
可悲的很 , 我国小学教科书方才有“儿童化”的趋势 , 而旧社会即痛骂为“猫狗教科书” 。 倘不认清尚先生的高论 , 以为尚先生也反对“猫狗教科书” , 则“天地日月”、“人手足刀”的教科书或者会复活起来 。 果然复活了 , 儿童的损失何可限量呢?
作人|鲁迅如何影响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鲁迅诞辰140周年
文章图片

《商务新学制国语教科书》 , 吴研因/庄适/沈圻著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2011年8月 。
接着陈鹤琴在《儿童教育》第三卷第八期(1931年5月)发表了《“鸟言兽语的读物”应当打破吗?》一文 , 举出几件孩子日常生活的事例 , 证明他们是喜欢“鸟言兽语”的读物的 , 而且不见得会有害处 。 他说:
总结起来 , 小孩子尤其在七八岁以内的 , 对于鸟言兽语的读物 , 是很喜欢听 , 喜欢看 , 喜欢表演的 , 这种读物 , 究竟有多少害处呢?可说是很少很少 , 他看的时候 , 只觉得他们好玩而并不是真的相信的 。 ……鸟言兽语的读物 , 自有他的相当地位 , 相当价值 , 我们成人是没有权力去剥夺儿童所需要的东西的 , 好像我们剥夺小孩子吃奶的那一种权利 。
1931年8月《世界杂志》第二卷第二期 , 发表了魏冰心的《童话教材的商榷》一文 , 文章开宗明义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