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13)


进而言之 , 除程乙本具有自身的一致性之外 , 诸钞本和程甲本 , 均是不同系统交叉混杂的混抄杂合本 。 其中 , 钞本是更近素材的文字 , 程甲本常常处于钞本与程乙本之间 , 是增删不彻底的文字 。
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本文图片

刘旦宅绘红楼梦人物
同样 , 曹雪芹在两个素材中 , 取了其一的“皮和毛” , 而取了两个素材的“血和肉” 。 在最终选取“八月初三”素材的“皮和毛”之时 , 围绕在“八月初三”的相关文字 , 却是两种素材的“血和肉”均有选取 , 而导致了时间上的混乱和版本上的差异 。
不止贾母 , 薛姨妈也是两个生日 , 一是第36回的夏季 , 一是第57回的春季 。 宝钗、黛玉也是两个生日 , 一个秋季 , 一个在春季的 。 换言之 , 这也是两种素材所致 , 而非所谓的后人所续 , 后人也不可能不看前80回的“正月二十一”“朝花节” , 而续出秋季的生日 , 钗黛成为两个生日 。
实际上 , 钗黛的两个生日 , 与贾母、薛姨妈两个生日 , 是一样的 , 均是两个素材尚未整合和尚未整合彻底之故 , 只不过发生在前80回之内 , 便予以了默许 , 而跨80回便要伪掉的而已 。 诸如此类 , 唯有将诸本内容“松绑”与“解构” , 才能做出合理分析 。
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本文图片

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剧照
分析同一版本内部的文字之早、晚 , 客观上需要对版本文字进行解构 , 在归纳出曹雪芹底稿的脉络和五次增删之“指针”的情况下 , 来进行理性地分析 , 才能发现这些矛盾冲突的原因所在 。
进而言之 , 《红楼梦》版本研究、成书过程研究 , 需要从曹雪芹借鉴之素材构成、纂撰、增删和传抄诸环节 , 均需要引入解构主义的思想 。
目前看到的前80回钞本 , 其第24回到至少第30回 , 是拼接或言是窜抄进来的早期文字;第62、63、64、65等回的钞本 , 也是拼接或言窜抄进来的早期文字;而第67回繁简版则是保存相对完整的早期和晚期两种文字的章回 。
目前看到的120回程本 , 是一个增删过的前80回 , 与未经增删的底稿后40回的拼接之物 , 是底稿性质的后40回拼接到增删过的前80回之上的本子 。
人们对于后40回 , 往往是基于“一读”“一看”这种“感性”层面来认识后40回的 , 认为后40回的艺术性远不及前80回 , 没有按照前回所预设的思路延展开来 , 也没有出现脂砚斋、畸笏叟批语中所见到过的80回后之内容 , 故而不是与前80回具有一致性的稿子 , 而为后人所续 。 但并未见到有“理性”层面的论证 。
笔者认为 , 假如后40回是按照增删的前80回所铺设的路子发展下去的 , 反而表明它有可能是续作;而没有按照前80回所铺设的路子发展下去的 , 才更有可能是底稿 。 同样 , 假如后40回出现的正是脂批所反映的内容 , 恰恰表明它有可能是续作;而出现的不是脂批所反映的内容 , 才更有可能是底稿 。 [12]
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本文图片

作者近照
而对增删稿的前80回与后40回关系的认识 , 需要对前80回的文本进行解构 。 其中 , 建筑、方位、路线、人物、奴籍、生日、日期、时序、年龄、生死等 , 这些不易引起歧义的视角 , 是较好的突破口 。
确定后40回的性质 , 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和单纯的意义 , 而是反过来能够影响到前 回的重新校对、解读阐释、评点 , 以及对诸版本重新评估的大问题 , 并将引发一系列大而新的研究课题之展开 , 对红刊、曹刊是利好之举 。 “多素材纂撰”“成书过程”“解构主义” , 或许能够让我们更深入一步认识《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