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十 )


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本文图片

华三川绘红楼梦
其三 , 学科特性 。 成书过程这一学科 , 本身体现的是“过程” 。 而“过程”本身就不是一个静态的平面 。 成书过程之天性需要“解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 “解构”是成为成书过程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手段 。
如第53回 , 贾母摆了十来席 , 在叙述每一席旁“几上”的摆设时 , 突然插入约400余字的慧娘一段 。 细细品之 , 慧娘一段所描写的是紫檀透雕、中间嵌着慧娘透绣的“屏” , 所言乃“刺绣”的屏 , 是缨络绣品 。 其间涉及11个“绣”字、3个“纹”字 , 并明确是“十六扇”的屏风 , 且贾母“只剩这一副” 。 即 , 这是一段与“缨络”相关的文字 。
而慧娘一段的上下之文则不然 , 所述的是“几上”摆设 , 如花瓶、香炉等物 , 这是一段与“璎珞”相关的文字 。
换言之 , 慧娘一段之前 , 是璎珞相关的文字;慧娘一段之后 , 仍是璎珞相关的文字 , 仍是在继续慧娘一段之前的、与“几上”和炉瓶三事等相关的摆设 。 即 , 慧娘“缨络”之文是插入的 。
这是两个素材 , 第二个素材的慧娘缨络文字 , 插入了第一个素材的璎珞文字之中 。 插入之后 , 为了上下衔接 , 还调整了两个素材的接合部 。 故分析起来 , 璎珞与缨络的衔接点便也不那么清晰了 , 是“璎珞”还是“缨络”混为一谈便不明不白了 。
但是 , 人们并不会放弃对这段“璎珞/缨络”之文的追问 , 到底是落地的“缨络”屏风 , 还是几上的台屏 , 或是“璎珞”工艺的花瓶?考其插入慧娘文字的上端接合部 , 庚戚列本是“一色皆是” 。
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本文图片

刘旦宅绘红楼梦图
而此四字倘若是“十来席”一色皆是 , 则与“只剩这一副”相矛盾;而若仅是贾母这边一副 , 考其主体 , 却又是“十来席”的几上 , 换言之 , 所言乃几上摆设 。 考其下端的接合部 , 虽然庚戚列本、蒙本、杨晋程本三种表述不同 , 但均是又回到了炉瓶三事相关文字 。
慧娘一段有可能是从西堂十万中而来无处安放的一段“缨络”美文 , 曹雪芹欲揉进此处的“璎珞”文字之处 。 但既难以割舍 , 又难以“抹平” 。
倘若将这种文字强行地附会解读 , 将不同的素材“捆绑”在一起 , 便难以认清其面目 , 解读也会陷入泥潭之中 。 杨本此处可能是插入前的状况 , 而晋程刻本可能是曹雪芹在增删后期不得不割爱放弃了的文字 。 这是一个将丰富的信息“一股脑”先誊抄过来 , 再供后来删改的典例 。
再如第69回有关梨香院的位置之文 , 更能反映出内容的“捆绑”将无法解开诸本异文之谜 。 尤二姐死后 , 贾琏在梨香院停放灵柩 , 钞本校后作:
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本文图片

谢崇山绘《贾琏与尤二姐》
(贾琏嫌梨香院) 后门出灵不像 , 便对着梨香院的正墙上通街现开了一个大门 。 两边搭棚 , 安坛场做佛事…… 。 贾琏又搂着大哭 , 只叫“奶奶 , 你死的不明 , 都是我坑了你! ”贾蓉忙上来劝: “叔叔解着些儿 , 我这个姨娘自己没福 。 ”说着 , 又向南指大观园的界墙 , 贾琏会意 , 只悄悄跌脚说:“我忽略了 , 终久对出来 , 我替你报仇 。 ”……且往大观园中来 。 绕过群山 , 至北界墙根下往外听 , 隐隐绰绰听了一言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