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四 )


3、多素材的延伸思考
素材在本性上 , 便是各不相同 , 每一种素材 , 都有着自身固有的情节流动的指向和结局的预设 。 多素材汇聚在一起 , 其故事结局的指向 , 也必然是伸向四面八方的 。
1) 一切文稿的创作 , 都不可避免地会沿着其中某一或某些素材的原有指向 , 向前延伸续写 , 但这些尝试 , 未必都会能成为“终笔终意”而被保留到最后的文稿之中;一切文稿的增删修改 , 都不会事先预设一个修改的次数 , 而往往是将每一次修改都会视作最后一次 , 只不过事后又不满意而再次修改 。
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本文图片

李曙光绘红楼梦册页
具体到《红楼梦》 , 不同增删时期的稿子 , 都曾经被视作最后的文字而流传出来 。 这就不排除那些曾经沿着某一素材固有的指向继续向前延伸改写、且未作为“终笔终意”的稿子 , 也曾在世上流传 , 或如庚午本、三六桥本、端方本之类 。 “寒冬噎酸虀 , 雪夜围破毡” , “甄玉、贾玉一干人”之批 , 不排除就是针对这种文字的批语 。
2) 五次增删中虽在不断地砍掉那些来自于不同素材而产生的“枝杈” , 如“耶律”之文等 。 但有些“美文” , 常因难以割舍被保留了下来;也有些是暂时难以安放的“附条” 。
第1回“玉在椟中求善价 , 钗于奁内待时飞”、第31回“白首双星” , 当是结局另有指向、而增删后期又难以割舍的妙词美句;第25回薛蟠“酥倒”一段等 , 则犹似割舍不下的附条 。
3) 既为多素材纂撰 , 那么 , 将某一素材的背景 , 与某一历史人物联系起来 , 视作书之作者 , 进而拓展到通部所有的素材均为这一作者 , 不但以偏概全 , 而且会将素材之作者与书之作者混淆等同起来 。 作者纷纭之现象 , 便是未意识到“抓药方”式的多素材纂撰 。 既为多素材纂撰 , 那么 , 将书中诸事均要索隐某一朝、某一家之事 , 去对应人物之原型 , 便忽视了是部由素材构成的艺术作品 , 而形成附会 。
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本文图片

崔君沛绘《红楼梦人物图卷》
既为多素材纂撰而成 , 而各个素材本身原就有着自己的情节流动的指向和结局的预设 , 将这些素材汇集在一起之后 , 其结局的指向 , 必然是伸向四面八方的 , 那么 , 孤立地以某个或某些素材自身的预设 , 去推测通部的结局 , 必将形成附会 。 而探佚 , 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可行性 , 甚至是否为真命题 , 便很值得深思 。
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成书过程 , 是相对于将不同增删时期的文字混抄在一起 , 均视作同一增删时期的本子 , 甚至均视作是最后的增删稿而言的 。 “增删五次”是个过程 , 思考《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 与将文本置于同一增删时期的层面上来理解 , 有着不同的结果 。 而且 , 从静态层面上去理解《红楼梦》 , 也不符合五次增删之实 。
1、过程之实
一如第15回 , 北静王赠宝玉鹡鸰香念串 , 戌己庚蒙戚杨(晋、程甲) 本作:
宝玉连忙接了 , 回身奉与贾政 。 〖庚侧: 转出没调教 。 〗贾政与宝玉一齐谢过(了)。 于是 , 贾赦、贾珍等一齐上来 , 请回舆 。
红楼梦|甄道元:《红楼梦》三论:素材、成书及解构
本文图片

电视剧《红楼梦》中北静王剧照
批者言宝玉缺少礼教 , 是重重一批 , 令人毫无颜面 。 批者何故出此重锤?查舒序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