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博热”?

核心阅读
文博的宣传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 不能固守清高 , 与大众文化划清界限 , 也不能过于媚俗 , 陷入低级的趣味 。 这样 , 文化遗产才能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使今天的年轻人更好地回望昨天 , 明白今天 , 让中华文明成为一代代人心目中鲜活的记忆 , 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 , 生生不息 。
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博热”?
文丨汤明明
博物馆在年轻人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或许 , 有人会认为它离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很远 , 以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的文博节目更是因为严肃高深 , 而被年轻人拒之门外 。 然而 , 根据今年5月优酷发布的《2022文博节目报告》来看 , “95后”观众在文博类节目中的占比达到35.5% , 已成为观看文博节目的主力军 。 超过一半的年轻人都对文博节目表达了肯定的态度 , 认为能通过它学习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 。
在优酷统计的排名前五的文博节目是《国家宝藏》第三季、《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博物馆之夜》《隐秘的细节》《国宝100》 , 而在相关节目近7万条弹幕中 , 高频词汇往往与“大国崛起”“文物超有料”“民族自豪感”“匠心传承”“华夏文明”等主流话题息息相关 。 显然 , 文博节目已经成为文化遗产和年轻人之间的桥梁 , 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对文物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认同 。 这充分表明 , 不一定在课堂里才能学习传统文化 , 商业与娱乐文化也不一定是保护文化遗产之路的绊脚石 , 运用得当的话 , 一样能为有力的传播手段 。
文博|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博热”?
本文图片

优秀的文博纪录片有很多 , 但并非所有的节目都能成功出圈 。 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一座博物馆就应该是年轻人、是广大观众喜爱的博物馆 , 就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博物馆 , 就是人们融入生活的博物馆 。 ”《国家宝藏》的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 她称制作节目的初心就是希望博物馆能够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 让他们对文物产生兴趣 , 认为逛博物馆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 《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之所以能够获得年轻人的亲睐 , 是因为它们不再以高高在上的 , 学究气的姿态出现 。 它们不仅揭开文物神秘的面纱 , 还注意到了文物背后的“人” , 并善于使用轻松活泼、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 , 拉近了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 。
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 , 早在其电影版上映之前 , 同名纪录片就已收获了大量粉丝 , 2010年播出的综艺《上新了·故宫》更是让文物走向了千家万户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部纪录片是在以喜欢“亚文化”的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B站走红的 。 长久以来 , 故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既神秘又庄严 , 一直以来并非所有藏品和区域都向观众开放 , 游客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也未必能够真的领会文物背后蕴含的文化与历史 。 因此 , 文博类节目也为普通观众提供了“云参观”的机会 , 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一睹文物的风采以及故宫的生活方式 。 为了更好地还原文物修复师的生活 ,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主创团队耗时5年时间做田野调查 , 写了近10万字的调查资料 。 正如纪录片的名称“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 , 导演想要呈现的不仅仅是“器物” , 更重要的是“器物”背后的人 。 导演助理薄闻表示:“我们去拍他们养兔子 , 拍他们喂故宫里的猫 , 拍他们聊天和娱乐 , 甚至跟着他们一起吃饭、回家 。 还原师傅们的日常 , 从工作到生活 。 ”《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揭开了故宫神秘的面纱 , 让它从“庙堂”走向了“民间” , 让普通人直观地感受到它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