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雪糕进化史( 三 )


本文图片

50年代的益民食品厂
无奈 , 得益于曾经深入人心的宣传 , 当时的市场 , 只识“美女” , 未闻“光明” 。 益民只能选择用营销打败营销 。
彼时 , 全上海的交通要道、报刊、电台 , 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光明的促销广告 。 此外 , 厂里还组织了淮剧队、京剧队、越剧队、秧歌队四处宣传 , 沿途免费送“光明”牌冰棍 。
在这种让人无法反抗的力量下 , “美女”很快就被拿下 , 1959年彻底停产 , 益民食品厂也从此起飞 。
从价格再到质量上 , 散发着为人民服务的光辉 , 用心不断给产品升级换代 。 建厂至今 , 有冰砖、盐水棒冰、赤豆棒冰、绿豆棒冰、血糯米棒冰、三色杯、紫雪糕等等经典杰作 。
尤其是光明冰砖的地位 , 历经大半个世纪 , 从未动摇 , 被人称作“上海人的哈根达斯 。 ”
|中国雪糕进化史
本文图片

光明奶冰
更关键的 , 是把中国雪糕市场 , 从外资手中 , 夺了回来 , 为本土品牌的萌芽争取到难得的时间窗口 。
50-80年代 ,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里 , 有无数不知名的食品厂 ,尽管没有“光明”牌那样辉煌的产品 ,但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 , 物美价廉的雪糕和冰棍 , 它们被暖壶盛着、棉布裹着 , 在劳动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国家的进程中 , 留下了冰爽甘甜的美好记忆 。
是艰苦年代的一道光 。
|中国雪糕进化史
本文图片

苟利冰砖生死以 , 岂因寒暑避趋之 。
03
针锋相对 , 大厂兴小厂倒
一支雪糕的命运 , 除了靠自己奋斗 , 更需要考虑到历史进程 。
对于大多数80、90后而言 , 此生嗜雪糕如命的这个阶段 , 恰好是中国雪糕行业大爆发时期 。
原本 , 大多数人家里都没有空调 , 雪糕作为刚需快消品 , 够甜、够冰才是硬道理 。
90年代 , 和路雪、雀巢等国外品牌纷至沓来 。 境外奶油的冲击潜移默化影响到中国人的消费观 , 事情也逐渐产生变化 。
1993年 , 伊利成立冷饮部 , 主要生产雪糕贵族“火炬” 。 当其他雪糕还在几毛钱浮动时 , 它就卖到了一块 。 满满的奶油 , 表面涂上一层巧克力 , 加上谆谆善诱的广告语 , 堪称那个年代小孩的梦幻王者 。
此外 , 还有 “香蕉王子”、“苦咖啡”等等 , 都是伊利这个时期的杰作 。
|中国雪糕进化史
本文图片

伊利火炬广告 , 来源:哔哩哔哩
次年秋天 , 《武汉晚报》上惊现一条奇特的广告 , “你知道伊利吗 , 8天后告诉你” 。
那时候纸媒的影响力 , 还要大过现在的热搜 。 之后的8天 , 伊利每天都出来混脸熟 , 成功勾起武汉人民的好奇心 。
时间一到 , 伊利携带着草原朋友的热情 , 免费给市民赠送了百万只雪糕 , 揭开了从草原进军全国市场的序幕 。
从此 , 中国雪糕告别朴实无华的少年期 , 进入了百花齐放、快速成长的阶段 , 各类产品变着花样冲击着中国儿童的视觉和嗅觉 。
1996年 , 火炬雪糕成为亚特兰大奥运会指定冰淇淋产品 , 借着这股势头再火了一把 。 伊利雪糕部的年销售额 , 也从最初的15万元 , 迅速增至1997年 的7亿元 , 取代光明成为行业老大 。
|中国雪糕进化史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