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的北京 , 36℃的高温之下 , 798艺术区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里走进来一位戴墨镜、身穿黑色T恤的老者 , 这间画廊正在举办一个大型个展“重返起点:罗中立回顾展 1965~2022” 。 老人看起来温和而内向 , 观众没有人认出他就是这个展览的主角、曾经轰动全国的油画《父亲》的作者罗中立 。
1980年的全国青年画展上 , 罗中立以巨幅油画《父亲》参展 , 引发了全国大讨论 。 这幅画让他的名字写进了当代美术史 , 也让经历了特殊时期的人们 , 第一次在公共空间的绘画中看到了久违的、超越阶级话语的真实的人性 。
虽然已经是中国最知名的画家之一 , 但罗中立绝大部分时间都远离媒体 。 他的生活路径清晰简单 , 1986年从比利时留学归来后 , 就留在他当年读书的四川美术学院教书 , 1998年之后 , 他又在这里做了17年校长 , 人生几乎被绘画、教学和管理工作填满 。
世人只知罗中立以《父亲》成名成家 , 却只有圈内人能窥见他有趣的面目 。 他朋友众多 , 大家叫他“罗二哥”“罗锅” , 他点子很多 , 俏皮话和故事张嘴就来 , 随便两句就能逗得在座的人放声大笑 。 这些才是他掩藏在低调外表下 , 那生猛又真实的一面 。
本文图片
罗中立 。 本文图/受访者提供
《父亲》如何诞生
巨幅画布上 , 是一个枯瘦的、头上缠着毛巾的老农的脸部特写 , 老农手里端着残破的饭碗 , 脸上有一道道沟壑般的皱纹 。 这幅《父亲》尽人皆知 。 它2.16米长, 1.52米宽 , 这种尺寸在过去只能用来表现伟人 , 但现在上面只画了一张普通人的脸 。 如今看来 , 这幅画并不前卫 , 但在当年它的画幅与手法都是崭新的 , 它以“出格”的姿态在500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 , 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 。 1948年出生的罗中立当时正在四川美术学院读书 。
那一年 , 他读大三 , 常常穿着工装 , 戴着粗大的黑框眼镜 , 已经33岁 , 是全班年纪最大的学生 。 他很勤奋 , 早起晚睡 , 走到哪画到哪 , 在他厚厚的画稿堆里 , 经常出现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 , 大巴山上背着重担的挑夫 , 倚着门框留守家中的老人 。
他不觉得自己是为了画家梦而上学 , 而纯粹是为了养家糊口 。 1977年 , 罗中立和当时的女友 , 如今的妻子陈柏锦规划着结婚 , 陈柏锦的母亲是知识分子 , “丈母娘”特意提醒他赶快去报名参加高考 。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大学毕业了 , 工资就能从三十几元一下子涨到五十几元 , 生活就能出现质的飞跃 。 于是他赶紧走了十几里路 , 报上了最后一个高考名额 。
其实也不能说罗中立没有过画家梦 , 只是这个梦早就被生活埋葬了 。 罗中立的父亲是个纺织厂工人 , 也是业余画家 , 喜欢带着孩子们到处写生 , 罗中立是全家画得最好的小孩 。 1964年 , 罗中立如愿以偿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学习画画 。
1968年附中毕业后 , 罗中立被分配到四川达县钢铁厂动力车间做检修工 , 开始了他十年的工人生涯 。 在“学工学农”观点流行的时代 , 罗中立自然把厂子里的工人师傅当成心中偶像 。 他觉得这些师傅技术好、工资高 , 一辈子干到头 , 工资能涨到六七十元 , 那是他当时的想象力能达到的天花板数目 。 有时候看到厂子里的工人挑一两百斤的重担 , 他还是羡慕得要命 。
但一个美术生的本能还是让他想画画 , 而且 , 画画也能改善他的生活 。 当时已经没有正常的绘画环境 , 公开发表作品途径实在太少 , 只能去画巨幅领袖像或者画小人书的“连环图” 。 罗中立珍惜这些机会 , 他接了一些小人书上的“连环图”工作 , 不但可以练笔 , 还能挣到每张图1元的稿费 , 一次画100多张就可以拿到100多元 , 是他当时月工资的三倍 。
- 勒布朗·詹姆斯|杀疯了!詹姆斯德罗赞合砍72分,猛龙后卫半职业联赛狂砍73分
- 丝绸|绢纱绮绫缎罗锦缂——在杭州,读懂丝绸里的中国
- 罗贝托·波拉尼奥|在今天,戴上波拉尼奥的文学护身符
- |巾帼先锋学书画,“罗湖区阳光妈妈书画协会“顺利揭牌
- |清代-和田玉“罗汉驯兽”摆件
- 巴勃罗·毕加索|夏日炎炎,不如去上海这个展看看毕加索和达利……
- |罗壮壮失恋以后
- 列夫·托尔斯泰|3本作家读书随笔|罗曼·罗兰、托尔斯泰、劳伦斯
- C罗|C罗目前的状态,反映了一个想离职的中年人,在职场中的真实处境
- |罗翔:人一旦相信天道酬勤,很容易走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