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采访人员 王凡/文 牛华新/摄)回忆 , 对作家张永祎来说 , 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 新近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此情此景》中辑录的75万字是他2000-2021年间对回忆的刻录 。
那些尘封的记忆就像过电影一样 , 陆续地回放在他大脑的银幕上 , 通过一个个镜头逐渐组接成心灵的蒙太奇 。 他用一种无滤镜、无修图的写作方式 , 呈现自己的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 , 也是在这些回忆里 , 他找寻到自己生命的底色 。
正如著名作家储福金在为《此情此景》所作的序言中所说 , “所有过去的 , 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 都在文学的凝视中 , 显得独特 。 ”这 , 也许是对曾经生活最好的致敬 。
文学有责任向记忆深处开掘“宝藏”
本文图片
张永祎是一个勤奋的写作者 。 《此情此景》汇聚的散文随笔 , 涉及家庭故事、成长趣事、社会现象、江南美学、影剧评论以及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内容 。
常年在机关工作的张永祎一直把写作当作兴趣爱好 , 多来年笔耕不辍 , 延续着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的文学情结 。
回忆是张永祎写作的母题 。 “原来以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已经淡忘 , 但没想到 , 在写作中发现它们早就在记忆的深处牢不可破 。 ”张永祎说 , 自己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地写下去 , 就是因为这些念念不忘的牵肠挂肚 。
譬如在《外婆》一文中 , 他写道:“天落泪雨 , 衰草摇风 。 我们常常会触景生情 , 看着她曾经住过的卧室、睡过的床、盖过的被子、坐过的轮椅 , 我们的眼眶湿润了 , 心情低落了 。 一叶飘落 , 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 变成过去 。 但在我们心灵的黑板上 , 却林林总总地写满了曾经的记忆 , 擦不掉 , 忘不了……”
作为一个写作者 , 张永祎所做的不是复写记忆 , 他追求的是“记忆在场” 。 在写作的正在进行时 , 他会重新回到过去的情境之中 , 回到当时的情感状态 。 当他写下那些自己的“专属”故事时 , 他的着眼点就不再只是故事 , 而是情感 。 他不是完全投入回忆里 , 他希望让那些坐落在时间记忆里的真实场景 , 不断地保持着与内心情感的互动相通 。 所以这本书集结出版时 , 他又把许多当下的感受注入旧文之中 。
书写回忆的时候 , 张永祎的文字是鲜活而生动的 , 他希望那种栩栩如生能够穿越时间 。 张永祎把记忆比作富矿 , “文学有义务有责任不断地向记忆深处不断开掘出‘宝藏’来 , ‘见人所未见 , 到人所不到’ , 这也是文学的使命 。 ”
日常生活的诗意“意在言外”
【张永祎|张永祎:在文学的凝视中致敬回忆】
本文图片
家庭生活为张永祎的写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在《此情此景》中 , 亲情被放在第一篇章 。 外婆、父亲、母亲、大伯、大姨、三姨、四姨、妹妹、爱人、女儿和外孙等人的故事 , 张永祎信手拈来 。
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生活写起 , 是张永祎的选择 , 他相信近在咫尺也有大千世界 , “只要我们主动打开审美的二维码 , 周围的世界同样会向我们敞开一切 。 ”
正是在这些平凡的所见所遇中 , 张永祎捕捉到一种诗意 , “日常生活并不缺少诗意 , 缺少的是发现诗意的眼睛 。 ”在张永祎的理解中 , 诗意的内核是“意在言外” , 他举了一例 。
家乡的一条小河早已填平 , 盖了很多房子 , 但张永祎始终记得河上曾有一座很小的石头拱桥 , 他想去找拱桥在哪里 , 却一直找不到 。 后来遇到当地一位老大爷 , 说桥头有个当时的小柱子还在 , 张永祎兴奋极了 , 寻觅到它 。 “这个柱子可能对别人都没有意义 , 但是对我来说充满了诗意 , 因为它跟我的童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
- |在职场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种迷茫阶段
- 考试|江西男孩中考后躲在家不肯见人,母亲:考了254分,不想上技校
- |调整心态虽然在职场中很多事情在做事,但是不一定就一定要把时间浪费在焦虑等待上
- 奚美娟|奚美娟:我的读书生活
- 帕特里克·格里|为何蛮族入侵在中国史和欧洲史中的讲述截然不同?
- |职场中,看懂自己想要什么,不难,在哪里?
- 穿衣搭配|能力精确量化,才是在职场中走得远的保障
- 苏轼|读书|费勇:苏东坡的一生如何“自我治愈”?
- 招聘|国剧院回应“考编事件”不存在萝卜招聘,网友:小镇做题家落败?
- 绒花|他50年守护千年濒临失传非遗:绒花不败,春风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