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陈昭瑛丨人作为“类的存有”:荀子人文精神重探( 五 )


毫无疑问 , 对荀子而言 , 「分」首先指分别、差异 。 任何统一、结合都预设至少两个原本不同的部分 。 统一可以中介各种差异 , 各种差异也使统一具有变化 。 统一和差异乃是彼此需要的 。 如唐君毅所言 , 荀子的天人观并不背离天人合一观 。 如果将「分」释为分配、分担与分享 , 则天人之分中的分工合作 , 及分工合作中的合 , 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关系 , 也就是在荀子思想中 , 天人合一非取抽象同一论或神秘主义式的同一论 , 比较接近通过合作互动达到多样性的统一 , 多样性的统一意味着在统一中个别性依然存在 , 不是「一是一切、一切是一」的无规定性 。 〈天论〉的主旨并非在于指出天人有别 , 也不在于以天为客观研究对象的考察 , 而是强调人在自我努力中所显现的尊严和价值 , 所谓「君子敬其在己者 , 而不慕其在天者」 。 该章始于论天之道而终于论王之道 。 首句为「天行有常」 , 结句则引《尚书?洪范》:「无有作好 , 遵王之道;无有作恶 , 遵王之路 。 」「王道」在儒学中乃「人道」的极致 。 王与霸的差异在于王是施行仁政的 , 因此是儒家政治理想的实现 。 自然主义(naturalism)并不适合用来描述这章的主旨 。 为了强调人类天生之人性 , 荀子提出一系列概念 , 如天情、天官(感官)、天君(心)、天养、天政、天功等等 。 为何荀子以「天」来界定人性(天情、天官、天君) , 也以「天」来界定人的努力和成就(天政、天功)?难道这不正意味着对荀子而言 , 天人之间存在某种存有论的连系?以下的引文对我们的讨论十分必要:
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 天职既立 , 天功既成 , 形具而神生 , 好恶喜怒哀乐臧焉 , 夫是之谓天情 。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 , 夫是之谓天官 。 心居中虚 , 以治五官 , 夫是之谓天君 。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 , 夫是之谓天养 。 顺其类者谓之福 , 逆其类者谓之祸 , 夫是之谓天政 。 暗其天君 , 乱其天官 , 弃其天养 , 逆其天政 , 背其天情 , 以丧天功 , 夫是之谓大凶 。 圣人清其天君 , 正其天官 , 备其天养 , 顺其天政 , 养其天情 , 以全其天功 。 如是则知其所为 , 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 。 其行曲治 , 其养曲适 , 其生不伤 , 夫是之谓知天 。
这段话描述人的诞生是「天职」、「天功」 , 而人的存在具有形式(形)与精神(神) 。 好恶喜怒哀乐天生而有 , 故称「天情」 。 人性虽是天所赋予 , 但能展现自身于各种形态 。 爱与恨、快乐与愤怒、悲伤与喜悦都是「天情」的各种生动的表现 。 荀子会进一步提示 , 爱所当爱 , 恨所当恨 , 怒其不义 , 喜其美善就是人类自我教育的结果 。 也就是说 , 感情本身是天赋的 , 但感情的适当表现则是人的自我努力 , 人的教化的成果 。 在这儿 , 我们便看见了天与人的通力合作与深刻结合 。 这段话的另一核心概念是「类」 , 荀子将之界定为天生的人性 。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指出人仰赖其他物种以维生 , 亦即人类不吃同类 。 当人类的自我维生符合这个标准 , 他便开始获得作为一个「类」的自我意识 , 也可以说 , 人有了类意识 , 才感知到不能食同类 。 而符合这个标准的生养也就是「天养」 。 荀子进一步指出类的本质乃同属此类的所有个体所共享 。 「顺其类者谓之福 , 逆其类者谓之祸」中之「顺其类」与「逆其类」的主词是作为个体的人 , 这里指出任何一个个体作为类的一分子是受到类的限制的 。 因此一个人如果能「清其天君 , 正其天官 , 备其天养 , 顺其天政 , 养其天情 , 以全其天功」便是「圣人」 。 荀子并进一步强调如此便是「知天」 。 此处之「知天」并不与首句的「唯圣人为不求知天」矛盾 。 这里的关键字是「求」 。 根据荀子的想法 , 知天不能通过「求」 , 而必须通过行动 , 亦即通过「清其天君」、「养其天情」等行动 。 荀子认为当一个人完全地实现这些要求 , 他就自然而然地知天 , 而不需「求」 。 许多学者基于「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而认为荀子主张天人分离的天人观 。 这样的判断有待商榷 , 也无法回应荀子人参天地的宇宙观 。 荀子提出「人参天地」的思想 , 就自然否认了天人相隔 。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