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刘先银解读《荀子》学以成人,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14)


若所有人能把握天下总体的阴阳大象规律 , 天下人在行动中就不会有什么灾害 , 自然过着安逸平稳的日子 , 能非常情愿地做到相互周济 , 过往的客人也有了着落 。 自然规律之道 , 说起来枯燥无味 , 因为它既看不到 , 也听不到 , 用也用不完。(译文3)
以道的法则来治理天下 , 则天下人都会向往归附 , 而且不会互相伤害 , 于是大家都能平和安泰 。 音乐和美食 , 可以吸引人的注意 , 让人停住脚步 。 道虽然表面上显得平淡无味 , 无形 , 无声 , 其益处却永不枯竭 。 (译文4)
【备注】
道理容易理解 , 但那是学道 , 不是“修”道 。 修证道理恐怕只有通过不断的拒绝欲望的诱惑 , 达到“安平泰” 。
【古文正解】
大象无形 , 大治无为 。 物性自生 , 民性自安 , 生性自由 , 自然之道也 。 是以往无为之邦 , 将平泰之乡 。 乐与饵且过客止 , 况安生之乡乎!故 , 道虽平淡无物 , 而美胜者天下稀及之 。 其行亦简若此 , 其用亦大若彼 , 不可谓大象耶?故为天下利器 。
【今文正解】
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 , 最大的治理没有作为 。 物的天性在于自己就会成长 , 百姓的天性在于自己就会安定 , 生命的天性在于自由而无妨害 , 这就是自在而然的大道啊 。 因此要去清静无为的国度 , 要到平静祥和的地方 。
音乐与美食尚且能够让过客停留 , 更何况是能够安乐生活的地方呢?
所以 , 大道虽然平淡无物 , 然而论美好天下没有什么比得上 。 它的施行却也这么简单 , 它的功用却也那么强大 , 不可谓是最大的形象吗?所以才是天下最锐利的器具 。
【引语】
这一章 , 述说了“道”的作用和影响 , 但本章和上一章 , 都不完全是前面各章论“道”的重复 , 而是隐寓着言外之意 。 “道”的作用和影响不可低估 , 它可以使天下的人们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 , 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 因而可以这样说 , 本章实为“道”的颂歌 。 在《道德经》中 , “道”已经被多次论及 , 但从来没有重复 , 而是层层深入、逐渐展开 , 使人切实感受“道”的伟大力量 。
【评析】
“乐与饵”指流行的仁义礼法之治 , “过客”指一般的执政者 , 但还不是指最高统治者 。 老子在本章里警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 , 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 , 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 统治集团纵情声色 , 不理政事 , 这是在春秋末年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 使人民群众遭受严重的痛苦 。 而在日常生活中 , 统治者荒于朝政 , 根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死活 。 老子对于当时这种状况极为清楚 , 他这章里所说的话 , 表明他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忧虑的历史责任感 。
【补充:劝道】
执大象 , 天下往 。 往而不害 , 安平太 。
大象:道的境界 , 即修道者所进入的真实不虚的灵明的境界 。 一旦进入这一境界 , 世间万物都会在这里出现 。 万物出现 , 我无害物之心 , 物无害我之意 , 自然能够镇定自若 , 泰然处之 , 相安无事 。
圣人治国 , “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 , 营造了自然淳朴的社会风尚 , 天下有志之士自然慕道而来 。 对此 , 圣人没有国家和民族偏见 , 而是一视同仁 。 这样以来 , 社会就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太平盛世景象 。 “安平太” , 是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高度统一的象征 。
执大象 , 天下往 。
往而不害 , 安平太 。
大象:道的境界 , 即修道者所进入的真实不虚的灵明的境界 。 一旦进入这一境界 , 世间万物都会在这里出现 。 万物出现 , 我无害物之心 , 物无害我之意 , 自然能够镇定自若 , 泰然处之 , 相安无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