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刘先银解读《荀子》学以成人,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12)


第一层面:水的七善;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人之所恶 , 故几於道 。 居善地 , 心善渊 , 与善仁 , 言善信 , 正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 。 【22】【66】【68】【73】【81】夫唯不争 , 故无尤 。
字数:50 。
1:如何理解“居善地” , 见【39】【42】【66】【78】各章:法本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 , 天得一以清 , 地得一以宁 , 神得一以灵 , 谷得一以盈 , 万物得一以生 ,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 其致之 , 天无以清将恐裂 , 地无以宁将恐废 , 神无以灵将恐歇 , 谷无盈将恐竭 ,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 侯王无以【为貞而】贵高将恐蹶 。 故贵以贱为本 , 高以下为基 。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 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誉無誉【数车无车】 , 不欲琭琭如玉 , 珞珞【落落】如石 。
字数:132+【3】
道化第四十二
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万物负阴而抱阳 , 沖气以为和 。 人之所恶 , 唯孤寡不谷 , 而王公以为称 。 故物或损之而益 , 或益之而损 。 人之所教 , 我亦教之 。 强梁者 , 不得其死 , 吾将以为教父 。
字数:73 。
后己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 以其善下之 , 故能为百谷王 。 是以圣人欲上民 ,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 必以身后之 。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 处前而民不害 。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 【8】【22】【68】【73】【81】以其不争 ,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字数:78 。
任信第七十八
天下莫柔弱於水 ,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其无以易之 。 弱之胜强 , 柔之胜刚 , 天下莫不知 , 莫能行 ,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 ,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 是为天下王 。 正言若反 。
字数:64 。
道德经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
《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 , 非常道 。 ”《老子》注家的主流 , 从战国末期的韩非 , 到西汉严遵、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陆希声等人 , 都主张道不可言说 , 主要是为了体现美感 。 唐代李荣,司马光也有诠释 。 唐玄宗把“非常道”解释为“不是常而无不变之道” , 认为老子之道是变化无常的 。 道德经由于政治原因在唐朝做过一次大的改动 , 原文是全乃天 , 但为了迎合王道的需要 , 改成了王乃天 , 王亦大 。
“大曰逝 , 逝曰远 , 远曰反 , 故道大 , 天大 , 地大 , 人亦大 。 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 。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
其实 , 《道德经》这本书有三个关键词 , 一个是“道” , 一个是“無” , 一个是“有” 。 “常无 , 欲以观其妙;常有 , 欲以观其徼 。 ”“常無”者 , 是从“無”的角度 , 指“没有摸到的” , 即: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 , 至清至静 , 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无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 。 “常有”者 , 是从“有”的角度 , 指“摸到的” , 即: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 , 变为后天的情欲 。 心智可以思虑的 , 耳目可以见闻的 , 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 。 整个《道德经》【道】=0 , 1 。 计算机的运行模式开启了道的运行 。
【道德经】第一章是总纲 。 《道德经》81章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喻的方式说“有”说“無” 。 如:第35章用大象比喻“道” 。 盲人摸象 , 摸着的是“有”是大象 , 没有摸到的是“無”也是大象 。 摸着的“有”+没有摸着的“無”是完整的“大象” 。 老子用完整的“大象”来比喻“道” 。 继续比喻 , 四有:《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 , 有仁义;智慧出 , 有大伪;六亲不和 , 有孝慈;国家昏乱 , 有忠臣 。 37章:上天的道 , 总是在不争不竞中得胜有余 , 在无言无语中应答自如 , 在不期然时而至 , 在悠悠然中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