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幼儿园表达能力( 七 )


2、其次在教孩子学说话时要以实物为主 , 这样孩子会感兴趣 , 记忆会更深刻 , 而且在教的过程中要多对孩子进行提问 , 因为提问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 , 促进语言功能的发育 。
3、第三不要猜孩子的愿望 , 代替孩子说话 , 而是要引导他说出来 , 比如他想要什么东西用手去指 , 您可以装作没看懂 , 引导他去表达出来 , 如果实在不说 , 您可以说一个字 , 剩下的由孩子来补充 。
4、第四家长还要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 模仿是孩子学习说话的主要途径 , 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说话时语速要慢 , 语调要轻 , 吐字要清晰 , 让孩子听清您发的每一个音 。在教的过程中不要训斥和责骂孩子 , 要多表扬和鼓励他
6.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和表达能力【怎么写幼儿园表达能力】一、在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的非正式活动是指幼儿受内在需要的驱动 , 在一定环境及自然状态下 , 自发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 。
教师为幼儿提供学具、玩具 , 创设学习环境 , 让幼儿自愿、自由地进行活动 。在《学前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 , 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 。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 , 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而教育的非正式活动正是通过一个比较宽松、自然的环境 , 让幼儿在贴近生活的状态下 , 自发自主地运用语言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 。
1、宽松、自由的环境 , 让幼儿敢说 。许多刚入园的孩子都较胆小 , 羞于在众人面前表现 , 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 , 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 , 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 或一个人自言自语 , 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 , 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 。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 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 。它体现了教师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 , 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人格的尊重 , 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 , 有话愿说 。
而非正式活动正是给了每个孩子这样一个空间 。在非正式的活动中 , 每个孩子都可以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 在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里 , 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
2、丰富、有趣的材料 , 让幼儿可说 。在每次的非正式活动中 , 都会有许多丰富的操作材料 , 而这些材料都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设计制作并投放的 , 带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
幼儿在对这些材料地反复摆弄中 , 在具体事物与具体动作的实践中 , 会自然而然的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如幼儿在盖瓶盖子活动中 , 开始反复找盖子盖在瓶子上 , 逐个盖完后 , 又会拧开 , 后又一一盖上 , 以后完成后会将多出的瓶子还给老师 , 或将多出的瓶子放在自己前面向老师要盖子 , 嘴里也会说“多出来了 , 多出来了”或是叫“少掉了 , 少掉了 。”
3、反复、多次的尝试 , 让幼儿练说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次的经验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