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斌|郭文斌研究小辑|陈剑晖:安详哲学与诗性文化——郭文斌文化随笔论略( 五 )


与静相对应、相辅相成的是“慢” 。 慢是郭文斌的人生哲学 , 也是他文化散文的一个关键词 。 在许多文章和演讲中 , 他都反复强调慢 。 在郭文斌看来 , “‘慢’是对人的一种关怀 , 就文学来讲 , 我认为 , 只有回到心跳的速度 , 才有可能接近真理 , 因为那是‘感动’的速度 , 感动只有在心灵同频共振的时候才能发生 , 为此 , ‘慢’是归途” 。 [8]因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 人们在欲望战车的驱逐下四处奔忙 , 一味追求快节奏 。 其结果就如郭文斌《〈弟子规〉到底说什么》中所描述的那样:本来 , 一只蝴蝶落在你的肩膀上 , 你只要静静地与它共处 , 慢慢地欣赏它、感受它 , 这就是幸福 , 就是快乐!不幸的是 , 现代人偏偏相信汽油和轮胎的速度 , 满世界去追蝴蝶 , 结果蝴蝶没抓到 , 汽油却用光 , 轮胎开爆了 , 来到身边的幸福和快乐也就溜走了 。 这正是现代人的悲剧与宿命 。 通过这则寓言 , 郭文斌告诉我们:对处于焦虑中的现代人来说 , 慢是多么重要!当然 , 慢只是归途 , 是过程;静才是归宿 , 是现代人的“家” 。 散文惟有将“静”和“慢”融为一体 , 相辅相成 , 才能真正打动读者 , 真正成为寻求灵魂的现代人的有益之津梁 。
郭文斌|郭文斌研究小辑|陈剑晖:安详哲学与诗性文化——郭文斌文化随笔论略
本文图片

郭文斌
“静”和“慢”是疗救现代人欲望膨胀、追求速度、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良药 , 那么 , 如何才能做到“静”和“慢”呢?这是郭文斌的文化随笔着力探求的核心命题 。 在《点灯时分》中 , 他写道:“老家的元宵夜没有汤圆 , 也没有眼下这绚丽多彩的华灯和开在天空的一树树银花 , 更没有震耳欲聋的炮声和比肩接踵的人流 , 而是一片夺人的宁静 , 活生生的宁静 , 神一样的宁静 , 似乎一伸手就能从脸上抓下一把来 。 ”这神一样、带有灵性的宁静是从哪里来的呢?接下来 , 作者告诉我们:“那宁静 , 是被娘的荠面灯盏烘托出来的 。 ”你看 , “灯盏拳头一般大 , 上面有一盏芯 , 可盛得一勺清油 , 捻子是半截麦杆上缠了棉花 。 夜幕降临时分 , 几十个灯盏便被点燃 , 端到当院的月光中 , 先让月神品赏 。 如果没有风 , 几十尾灯焰静静地在乳样的月光中泊着 , 那种绝尘之境 , 真是用文字难以表达的 。 ”正是在这“绝尘之境”的宁静中 , 那些石磨、石磴、水井、耕犁等都仿佛带有神性灵性 , 甚至老牛也用微笑向我表达了它的心情 , 而那只小黑狗更是欢欣鼓舞了 。 这里的描写 , 可谓细致具体 , 体物入微 , 且处处围绕一个“静”字展开 。 《点灯时分》这篇散文的妙处和吸引读者之处 , 在于它不仅仅写了表面的静 , 而是透过“显在结构”进入了“潜在结构” , 即由外视转向内倾 , 由外在的“看”进入内心的感悟体味 。 所以 , 当“我”问父亲 , 到底是油在着呢 , 还是棉花在着呢 , 父亲示意“我”不要说话 。 因为如此重大的话题 , 只能靠心去感受 。 灯盏“一旦点燃 , 则需真心守护 , 不得轻慢 。 就默默地守着 , 看一盏灯苗在静静地赶它的路 , 看一星灯花渐渐地结在灯捻上 , 心如平湖 , 神如止水 , 整个生命沉浸在一种无言的福中、喜悦中、感动中 。 渐渐地 , 觉得自己像一朵花一样轻轻地轻轻地绽开” 。 显然 , 郭文斌是将“静”置于民俗 , 置于乡村 , 置于娘的灯盏 , 特别是置于“我”的内心感受中 , 并且这个“静”里安放进了他全部的生命 , 同时与神性灵性 , 与朴素深厚的真善美结缘 。 这就难怪当“我”在内心拥有了“静”和“慢”的真谛之后 , 即便“我站在这个城市的阳台上” , 也能“穿过喧哗和骚动” , 感受到“宁静中的大善大美” , 感受到安详、快乐与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