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斌|郭文斌研究小辑|陈剑晖:安详哲学与诗性文化——郭文斌文化随笔论略( 六 )


值得指出的是 , 郭文斌极力倡扬的“静”和“慢”的生活理念 , 以及“内心观照”物象场景的方式 , 都是建立在“天道”之上的 。 长期以来 , 我们过于张扬“人道” , 信奉人是宇宙的中心 , 万物的灵长 , 结果导致“天道”沦丧 , 许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为所欲为 , 无法无天 。 郭文斌不但对“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与行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 而且一直在探索、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 他认为:“首先要相信有天道存在 。 一个人只有相信有天道存在 , 才会相信在宇宙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制约着我们的行为……除了要相信有天道存在之外 , 我们还要明白宇宙本质上是一种合作……而人伦是天伦的相应 。 ”[9]其次 , 要重新打量“敬畏”这个词 , 因为现在很多人 , 根本不知“敬畏”为何物 。 第三 , 以“敬畏”为前提 , 重建“诚信”的“大逻辑” 。 在《“天人合一”的演义》中 , 他由老家古寺庙门“古寺无灯明月照 , 山门不锁白云封”的对联 , 从“月圆之夜”天地四野的静寂 , 从点灯时分灯在燃烧的状态 , 不但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超尘超凡、深入骨髓的美 , 似乎整个心灵一尘不染 , 进入了虚空 , 进入了一种巨大的静;而且从摇曳的灯苗 , 感悟到“也许这灯 , 就是灵魂的形状 , 或者说是生命的形状 , 或者说是天人合一的形状 。 它本身给人一种召唤 。 我想每一个人在看到灯的时候、火的时候 , 都会有这种回到自身的感觉” 。 是的 , 看到“摇曳的灯苗 , 一种莫名的温暖就从心底升起” 。 “它是一种怀念 , 更是一种引领” 。 正是“借助那些摇曳的灯苗 , 我们得以走进生命的原初 , 得以看到释家所讲的那个‘在’” 。 为什么郭文斌那么沉迷于书写传统节日?因为在他看来 , “节日是属于中国古人的非常典型的一种天人合一的方式 , 一种回到岁月和大地的方式” 。 比如“大年” , 它是岁月又超越了岁月 。 它一方面带有仪式感、神圣感 , 是大安详、大幸福的象征;一方面又连接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巫”传统 , 其核心是“天人合一” 。 的确 , 读郭文斌的文化随笔 , 我们总能从他的“静”和“慢” , 以及“农历精神”中感受到他的天地之心与自然之道 。 郭文斌怀着感恩之心 , 以独特的看取世界的方式和途径 , 既让散文回归传统 , 回到中国精神的元气时代 , 又让散文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当下复杂的时代经验 。 如此 , 郭文斌的文化随笔便具有一种不同于别的散文家的精神质地 。
郭文斌
《寻找安详》
中华书局2013年版
郭文斌|郭文斌研究小辑|陈剑晖:安详哲学与诗性文化——郭文斌文化随笔论略
本文图片

3
郭文斌的安详哲学特别重视“常识” 。 与没有“诚信” , 缺乏“敬畏”之心一样 , 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另一个致命问题 , 就是不尊重或漠视常识 , 结果做出了许多“让种子进入湖海 , 让鱼进入土壤”的荒唐事情 。 郭文斌认为安详就是常识中的常识 。 在《常识的价值》里 , 他以小偷入室行窃为例 , 说明防小偷最好的方法是“戒” , 而亮着灯是最好的“戒” , 这就是常识 。 他还以两个射手比赛射箭的过程和结果 , 探讨“知道”之于整个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重新理解了一个词‘知道’:只有当你‘知’了那个‘道’ , 才是真正的‘知道’ 。 我们口口声声说‘知道知道’ , 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 ”那么 , 如何才能回到常识?在郭文斌看来 , 首先要回到阅读的常识 , 比如《弟子规》《朱子家训》《了凡四训》这样的书 , 看起来十分简单 , “但正是这些‘简单’ , 可能离成长最近 , 也离真理最近 , 因为它们是常识 , 是根” 。 要之 , “常识”是郭文斌建构安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传统典籍和民风民俗、中国经验则是常识的根和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