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葛文德|真假不分的世界里,人正在沦为聪明的“动物”( 二 )


“真实性哲学”一词是我提出的 。 因为我们今天一谈真实性 , 往往是指客观存在的真实性 , 道德价值和终极关怀的真实性也遭到了忽视;此外 , 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又往往被等同于科学的真实性 , 事实上 , 现代科学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物理) 的真实性 , 还包含对数学真实性的探索 , 限于篇幅 , 这里无法详细展开讨论数学真实与物理真实以及二者的差别 。 但要强调的是 , 对科学真实性的探索 , 将是重建现代社会真实性的重要路径 。
真实性具备三个层次 , 其中必定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或互相联系 , 一旦这种统一性或应有的内在联系不复存在 , 就会发生最可怕的事情:真实心灵的逐步解体 。 事实上 , 当道德价值和终极关怀的真实性瓦解时 , 客观存在的真实性也难以持久 , 人类最终会生活在一个真假不分的世界中 。 对于这一命运 , 人类真的无能为力吗?这一切乃出于哲学的无能和幼稚 。
▍传统的心灵:真、善、美的统一
令人惊骇的是 , 在人类文明相当长的时期(主要是传统社会) 内 , 真实性三层次同时存在 , 而且相互之间没有冲突 。 传统社会的行动主体 , 既有外部世界存在的真实感 , 也有主体本身的道德价值的真实感 , 还有面对死亡的终极关怀的真实感 , 也就是通常所谓“真、善、美的统一” , 我将其界定为“真实的心灵” 。 在何种前提下 , 人才具有真实的心灵呢?在传统社会中 , 此一前提是三种真实性同源 , 它们由同一真实性法则支配 。
试举一例 , 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为终极关怀 , 个人是家庭伦理的载体 , 终极关怀和道德价值(家庭伦理) 的真实性是确定无疑的 , 二者共同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最核心的价值 。 中国传统社会中这两个层次的真实性与人们面对外部世界(今日所谓客观世界) 的真实性是统一的 , 由此形成中国文化独特的“常识宇宙观” 。 常识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 其重点关注常识的无可怀疑及其合理性 , 也就是常识的真实性和道德价值真实性的整合 。 此外 , 传统中国人真实的心灵 , 还包括价值(审美)与道德真实性的一致 。 例如 , 中国书法的审美也出于道德价值的真实性 , 儒家伦理的追求可用孔子的“博文约礼”“游于艺”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来表达 , 而这正是中国书法的精神 。
为什么传统社会可以达成真、善、美的统一呢?因为传统社会是用某一种终极关怀来规定应然社会的形态 , 这样一来 , 真实性的三层次都受到终极关怀的支配 。 终极关怀的真实性成为道德价值和客观存在的真实性的根据 。 也就是说 , 一旦终极关怀的真实性形成 , 它立即会投射到价值和事实上 , 形成其他层次的真实观 。
在所有轴心文明中 , 终极关怀的真实性都规定了真实性各层次的意义 。 希伯来宗教、儒家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皆是如此 , 因此传统社会中真、善、美必定是统一的 , 当时的人都具有真实的心灵 。 举个例子 , 戴震是考据大师 , 考据是为了寻求文献的真实性 。 从表面上看 , 这种求真精神与今日的学术研究完全相同 , 但对戴震来讲 , “求真”这一学术追求的终极意义是论证终极关怀的真实性 , 戴震考据的最终目的是寻找儒家道德的真实性 。
阿图·葛文德|真假不分的世界里,人正在沦为聪明的“动物”
本文图片

金观涛与刘青峰
以上论述表明 , 真实性三层次中最有力量、最深刻和最具支配性的是终极关怀的真实性 。 为什么会如此呢?我认为这源于真实性观念在人类历史上的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