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册$对谈严明:我想去的不止是远方,而是视觉和感受的深处

画册$对谈严明:我想去的不止是远方,而是视觉和感受的深处
文章插图

10月10日,北京798艺术区see+画廊,观众在严明个展《昨天堂》上参观。该展览同名画册于今年8月出版。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1月30日。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曲俊燕/摄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曲俊燕 采写

关于《昨天堂》

微光:书名“昨天堂”是如何敲定的?画册的编辑思路是怎样的?

严明:我的书名都是我自己取的,如果取得不好编辑会提意见。上一本画册《大国志》是地理性的名字,《昨天堂》是时间性的。摄影师每一声快门都是告别,都是自己曾经驻足留恋过的好时光,我把它视为“天堂”。

画册的编辑思路包括分辑、图片顺序、节奏的控制和观感。一共108张照片,我分了四辑,每辑27张。这四辑的名字“浮世”“倾城”“惊梦”“尽欢”属于泛泛而谈,而不是按场景、人物分。我比较反对在摄影上按主题去框定,这四辑总体上是起承转合、淡进淡出的节奏。

比如第一张,是一张杂草的图片,一个小生命淡然处之的样子。但其实把第二张、第三张放在前面,也可以。这100多张照片,现在让我重排,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最后选出几个封面让编辑挑,他们会考虑辨识度、吸引力,什么样的封面放在书架上会被取阅。


微光:《昨天堂》照片的时间跨度是从2007年到2021年。在这些场景中,给您带来巨大震撼的有哪些?

严明:我挺怕回答这个问题的。有的照片大家觉得挺淡的,对我来说可能经历了波折、对抗了困难,有的则相反。这个“震撼”让观者去感受,不是更好吗?

我喜欢看观众的反应,有人收到书后会在网上@我,我挺愿意看他们留意了哪些。比如雪地舞者、风化的佛、雪地里的小孩、三只仙鹤,喜欢的人比较多。

那尊风化的佛在山里,不是售票的景点。我看到一个网友旅游时用手机拍到了这尊佛,我当时判断,(它)应该用黑白去体现。山崖是褐色的,在台阶上走着走着就有土粉掉下来。在那样的山崖上,雕刻很容易,风化脱落也很容易。我当时看了很震撼,它明显有时间维度和精神维度在里面。除了时间,文化、经济、民族、宗教、历史,甚至生死,都是摄影里蕴含的大项。

这个佛,在各个层面都展现得特别“狠”,让人印象特别深刻。风化的佛像摆在那里,本身就已经“吓”到人了,而不是说摄影师多做了什么。当时拍的时候有一定难度,因为那个位置有点高,我脚下踩了东西,举着相机盲摁了很多张。要测距,而且相机一定要持平,否则照出来的佛不端庄。

画册$对谈严明:我想去的不止是远方,而是视觉和感受的深处
文章插图

风化的佛 安岳 2020

画册$对谈严明:我想去的不止是远方,而是视觉和感受的深处
文章插图

雪地舞者 嘉峪关 2020

画册$对谈严明:我想去的不止是远方,而是视觉和感受的深处
文章插图

雪地里的花衣男孩 陇县 2019

画册$对谈严明:我想去的不止是远方,而是视觉和感受的深处
文章插图

三只仙鹤 齐齐哈尔 2019

微光:与上一本画册《大国志》相比,《昨天堂》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严明:这本画册的时间跨度涵盖了《大国志》,其中一些照片在之前的图文书中作为插图,但没有正式集结为画册。《大国志》和《昨天堂》的照片起始时间都是2007年,那一年我开始用禄来2.8F双反相机。

《大国志》拍人物比较多。那时候在各地行走,乐此不疲,对江湖路遇、大国小民的生活劳作状态比较感兴趣。在《昨天堂》中,人物的照片主要集中在第三辑“惊梦”,同时场景、景观增多了,比较平静一些。这是我喜欢的一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