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吟诗诵词|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八 )


前后赤壁赋 , 悲歌惨江风 。
江山元不改 , 在公神游中 。
明代归有光《文章指南》: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于举业虽不甚切 , 观其词义 , 潇洒夷旷 , 无一点风尘俗态 , 两晋文章 , 此其杰然者 。 苏子瞻《赤壁赋》之趣 , 脱自是篇 。
明代茅坤: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 , 读此二赋 。 令人有遗世之想 。
明代高濓《遵生八笺》:李太白诗“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 《赤壁赋》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耳得之而为声 , 目遇之而成色 , 取之无禁 , 用之不竭 , 此造物之无尽藏也 。 ”东坡之意盖自太白诗句得来 , 夫风月不用钱买 , 而取之无禁 , 太白诗之所言信矣 。 然而能知清风明月为可乐者能有几人 , 清风明月 , 一岁之间亦无几日 , 人即能知此乐 , 或为俗事相夺、或为病苦所缠 , 欲乐之有不能者 。 有闲居无事 , 遇此清风明月不用钱买 , 又无人禁而不知此乐者 , 是自生障碍也 。
明代郑之惠《苏长公合作》:东坡在儋耳与客论食品书 , 纸末云:“既饱以庐山康王谷廉泉 , 烹曾坑斗品 , 少焉 , 解衣仰卧 , 使人诵东坡先生前、后《赤壁赋》 , 亦足以一笑也 。 ”观此有所谓曹大家辈诸赋尚得争衡 , 独此二赋 , 一洗万古 , 不能仿佛其一语 , 良然 。 骚赋祖于屈宋 , 穷工肆极 , 若长卿者 , 可为兼之 。 予云宏丽 , 盖于《高唐》;《长门》凄婉 , 不下《九章》;又有赋事赋物 , 如《芜城》 。 《赤壁》《恨别》两赋 , 亦皆原本屈宋 , 第语稍浮露;若文通高华 , 子瞻飘洒 , 各自擅场 。 世之耳食者 , 闻宋无赋 , 诋两《赤壁》不值一钱 , 则屈三闾不应有《卜居》、《渔父》;且文何定体 , 即三闾又从何处得来?邵宝曰:“‘风、月’二字是一篇张本 。 ”
明代曹安《谰言长语》:古人之文老杜、二苏多不知道 , 叹老嗟卑 , 如《七歌》及《赤壁赋》 , 逝者如斯 , 而未尝往也等可见 。
明代杨慎《三苏文范》:钟惺曰:“《赤壁》二赋 , 皆赋之变也 。 此又变中之至理奇趣 , 故取此可以赅彼 。 ”文征明曰:“言曹孟德气势皆已消灭无余 , 讥当时用事者 。 尝见墨迹寄傅钦之者云:‘多事畏人 , 幸无轻出 。 ’盖有所讳也 。 ”
清代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游赤壁 , 受用现今无边风月 , 乃是此老一生本领 , 却因平平写不出来 , 故特借洞萧鸣咽 , 忽然从曹公发议 , 然后接口一句喝倒 。 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了悟 , 妙甚!
清代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苏东坡全集》:因赤壁而思曹、周 , 亦是意中情景 。 此却从饮酒乐甚 , 说到正襟危坐 , 则因乐而悲 。 及说水月共适 , 则客喜而笑 , 又因悲而喜 , 一悲一喜 , 触绪纷来 。 写景极其工练 , 言情极其深至 。 江山不朽 , 此文应与俱寿 。 才如子瞻 , 眉山草木为枯 , 赤壁声色数倍矣 。
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上》:欲写受用现前无边风月 , 欲借吹洞萧者发出一段悲感 , 然后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了悟 。 风月不死 , 先生不亡也 。
清代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以文为赋 , 藏叶韵于不觉 , 此坡公工笔也 。 凭吊江山 , 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 , 喜造物之无私 。 一难一解 , 悠然旷然 。
清代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全集录》:行歌笑傲 , 愤世嫉邪 。
清代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出入仙佛 , 赋一变矣 。
清代林云铭《古文析义》:二《赤壁》俱是夜游 。 此篇十二易韵 , 以江风山月作骨 , 前面步步点出 , 一泛舟间 , 胜游已毕 , 坡翁忽借对境感慨之意 , 现前指点 , 发出许多大议论 。 然以江山无穷 , 音生有尽 , 尚论古人遗迹 , 欷歔凭吊 。 虽文人悲秋常调 , 但从吹箫和歌声中引入 , 则文境奇 。 其论曹公之诗、曹公之事 , 低回流连 , 两叠而出 , 则文致奇 。 盛言曹公英雄 , 较论我生微细 , 蜉蝣短景 , 对境易哀 , 则文势奇 。 迨至以水、月为喻 , 发出正论 , 则《南华》、《楞严》之妙理 , 可以包络天地 , 伭同造化 , 尤非文人梦想所能到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