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清华#近代上海的慈善事业,如何促进了都市社会的发育?|专访阮清华( 六 )


同时具备商业和公益特性的“游民工厂”创举,能为当下的慈善事业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新京报:你在书里提到了模范工厂、游民工厂的慈善模式,让我想到了现在西方流行的社会企业。社会企业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公众福利、非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企业模式,同时具备商业和公益的特性。你是如何看待游民工厂的这个创举在慈善史上的意义?对当下的慈善事业有什么样的启发?
阮清华:模范工厂、游民工厂的确是近代上海慈善界的一个创举。我当初发现这个案例的时候,也是十分惊讶,因为其设计初衷是希望通过将市场与慈善二者结合起来,创办一个可以永续不断发展的慈善组织。虽然听起来像永动机一样有点儿玄,但我还是被这个创意吸引了,因此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我曾推测模范工厂、游民工厂的模式可能受到近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国家创办的模范工厂的启发,但缺乏史料证明。创设模范工厂、游民工厂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募集慈善基金开办现代化的工厂,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取正当收益,但该收益除了维护工厂和工人的正常开销外,不作为利润用于资本分红或分配给投资人,而是用来维持附设的游民工厂的运转。
游民工厂以简单手工和半手工生产为主,重点在于通过工厂工作,一方面对入厂游民进行劳动教育和改造,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教授其简单工艺,使其能够在出厂后自谋生路,以免再次流落街头成为游民。理论上,游民在厂劳动所获大部分归个人所有,由工厂先行保存,待其学成或者改造好后出厂时,由工厂财务与其结算。这样,在游民工厂工人出厂时,不仅能学会一定的技艺,更会获得一定的现金收入,可以去工厂找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做一点小买卖,从而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设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模范工厂创办之初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很有竞争力,工厂出产的“双十”牌甚至成为当时上海的名牌产品。可惜的是,该工厂耗资百余万,前后不过维持5年时间就关门大吉了。目前对该工厂的经营状况因为缺乏史料而依然不清楚,但是模范工厂作为现代企业,却又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不按照市场规则行事,可能导致其效益越来越低,最终无法维持。更重要的是,游民工厂工人都带有强制改造性质,游民并不乐意到厂接受改造,也对获得的那点微薄收入缺乏兴趣,因而经常破坏机器或者闹事,导致游民工厂也无法维持运转。
模范工厂、游民工厂作为近代上海慈善界的创新举措之一,即使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我认为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首先,模范工厂通过发行慈善奖券的方式募集资金,开辟了慈善资金新来源,这实际上与现在发行的福利彩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其次,其试图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办慈善事业,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但在如何落实上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再次,纳游民于现代企业,集改造与教授工艺于一身的做法,对于解决游民问题具有启示。无业游民是最缺乏组织纪律性的群体,而现代机器生产却是培养和锻造纪律严明的工人队伍的最佳场所,将游民投入现代企业生产,无疑是解决他们散漫、无所事事状态的好办法。关键当然还是如何落实的问题,要在自由选择与强制劳动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既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能为慈善救助开辟新途径。
“慈航”为何“难普度”?
新京报:你说“慈航难普度”,其中,之所以“难普度”,是因为有些被救济者并不领情,有些救济者并不完全接受救济。但你在书里好像没有特别展开论述为何有些被救济者不领情,或不接受救济。为何这些被救济者不领情,或不接受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