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何怀宏:如何安放人性中的同情?( 四 )


通过制度和教育是否能对此有根本的改变呢?托克维尔说他在考察美国的民主社会时观察到 , 同情的范围扩展了 , 人们虽不慷慨 , 但很温和 , 但在回答“我们现在是否比我们的祖先更有感情了呢?”时 , 他却认为没有 。
他甚至认为 , 在平等博爱的呼声大倡之后 , 人类普遍的道德水准却在下降 。
02
道德的来源是同情吗?
同情|何怀宏:如何安放人性中的同情?
文章图片

日剧《胜者即是正义》中 , 借律师古美门研介之口 , 对正义与同情观念提出了质疑:“你口中所谓的正义 , 只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而已 , 不过是怜悯每次出现在眼前的可怜之人 。 ”
亚当·斯密是近代对道德情感有系统论述的一位思想者 。 他一方面认为一个最大的恶棍也不会完全没有同情心 , 但同时也认为这种同情心总是脆弱和转瞬即逝的 。 一旦我们离开那个我们所安慰的痛苦者的房间 , 它就常常会消失不见 , 一去不返 。 另一个对比是:他一方面承认那个伦敦人对远方的巨大灾难也只有些许的同情 , 但另一方面也断然否定任何一个人有权为了不让自己的某种微不足道的不幸发生 , 就可以牺牲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亿万人类同胞 。 他说人类的天性想到这一点就会惊愕不已 , 甚至世界腐败堕落到极点也难于想象有人会干出这种事情 。
上面的两件事看似后果相似 , 但两者之间有一个事先和事后 , 原因和主体的根本差别 。 那个伦敦人毕竟不是造成那一灾难的原因 。 那么 , 如果不是杀死亿万人 , 而只是隐蔽地杀死一个满大人呢?这也同样被认为不可 。 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惊异这个问题怎么会引起争议 。 还有那位构想人类的未来幸福、却对身边的惨叫置若罔闻的哲学家 , 显然也不会得到道德的核准 。 卢梭批判说 , 一些人之所以爱远方的人 , 正是为了避免爱他们的邻居 , 免除自己对邻人的义务 。 他在为《百科全书》写的“政治经济”词条中坦率地承认:“人性这情感 , 若要将它延展至全世界 , 它大抵会蒸发、变弱 。 ”关键的是“要对身边的人好” 。 而哲学家不仅是哲学家 , 也还是一个人 。
斯密认为主要有两类不同的道德哲学家试图解决这一因为人我分际造成的同情难题:一类哲学家试图增强我们对别人利益的感受(这预示了现代的一种高调同情理论);另一类哲学家试图减少我们对自己利益的感受 , 这见之于斯多亚派的理论 。 前者想使我们如同天生同情自己的利益一样同情别人的利益 , 后者使我们如同天生同情别人的利益一样看待自己的利益 。 但这两种理论可能都有些过分 。
同情|何怀宏:如何安放人性中的同情?
文章图片

《道德情操论》 , [英]亚当·斯密著, 蒋自强 钦北愚 朱钟棣 沈凯璋 译 , 商务印书馆1997年12版
前一种理论如现代盛行的以同情为基础的高调道德和政治理论 , 他们希望我们完全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他人 。 但这可能超过了人性能够普遍要求的范围 。 斯密认为这种过分的同情首先是不合常理的;其次也是全然做不到的;最后 , 即使做到 , 也是无用和徒劳的 。
后一种理论如斯多亚派的理论希望我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难也像别人对待这种苦难一样态度冷淡 。 但这倒是对别人的人性没有过高要求而是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 。 这类哲学家深知人性 , 知道别人不会像关心他们自己的痛苦那样关心我们的痛苦 , 所以 , 希望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对待我们自己的痛苦——比如对待自己的贫困乃至失去儿女——即也持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 。 斯密认为这是一种违反人性的冷漠之情 , 不会引起我们的赞许 。 但对这两种他都不赞成的理论 , 斯密看来还是觉得后一种斯多亚的理论有较多的可取之处 。 这可能是因为斯多亚的哲人毕竟是只过高要求自己而不是过高要求别人 。 他还认为 , 斯多亚派至少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即在两种不同的长期处境之间 , 就真正的幸福来说 , 没有本质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