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非遗文化丨苏州吴中光福: “指尖上”的技艺

苏州|非遗文化丨苏州吴中光福: “指尖上”的技艺

文章图片

苏州|非遗文化丨苏州吴中光福: “指尖上”的技艺

文章图片

苏州|非遗文化丨苏州吴中光福: “指尖上”的技艺

文章图片

苏州|非遗文化丨苏州吴中光福: “指尖上”的技艺

文章图片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 , 地处太湖之滨 , 自然风光秀美 , 文旅资源优厚 , 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 , “玉雕、核雕、红木雕、佛雕”四大传统雕刻技艺在匠人匠心的坚守下焕发活力 , 绽放出彩 。
玉雕:精雕细琢 , 巧夺天工 , 以柔克刚琢磨古韵今风
光福玉雕是苏州玉雕的典型代表 , 秉承“空”“飘”“灵”的苏工技艺 , 再现“玉”“艺”“神”的和谐之美 。

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一书盛赞过苏州玉工:“良玉虽集京师 , 工妙则推苏郡 。 ”而光福玉雕作为苏州玉雕的一个分支 , 更在中国玉雕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这里有着自明清起就开始的脉络传承 , 且不乏名家高手 。 光福不仅是苏州玉雕规模最大的地区 , 更是工艺传承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 。

钱建良《祥瑞》

马洪伟《颂壶》
2016年 , 苏州玉雕雕刻技艺入选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 光福玉雕为该项目保护单位 。 随着苏州地域手工业的形成和发展 , 清乾隆时期 , 一些手艺人运用“镂、琢、钻、镶”等工艺精工细作玉器 , 创造出了“空、飘、细”的艺术特色 , 而今天的光福玉雕 , 在继承祖辈传统的同时融入了现代手法和巧思创意 , 追求精益求精的极致美 。 光福玉雕大师作品《吉祥三宝》《象尊》摘得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 《角》《双羊尊》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

茹月峰 《和谐瓶》
核雕:方寸天地 , 指上乾坤 , 小小刻刀藏万千风景于盈寸之间
光福核雕是中国微雕的杰出代表 , 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核雕 , 有着“微雕神技 , 艺术奇葩”的赞誉 , 发源于汉族民间微型雕刻工艺 , 核雕虽小 , 却也有名 。 明末魏学的《核舟记》生动记述了天启年间王叔远桃核雕刻作品《东坡游赤壁》的方方面面 , 誉之为“灵怪之材”;清代乾隆年间 , 苏州微雕艺人杜士元在桃核上雕刻的《东坡游赤壁》被时人称作“鬼工” 。

许忠英《苏州好风光》

陆小琴《荷塘私语》

陈素英 《中华民族大团结》
光福是近代核雕的发源地 , 光福核雕历史悠久 , 技艺精湛 , 是苏州核雕业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 选料、设计、定形、粗刻、细刻、打磨、抛光 , 一枚果核 , 一套工刀 , 方寸之间 , 化腐朽为神奇 , 工艺精巧细腻 , 线条明晰 , 立体感强 , 形象刻画生动传神 , 体现着苏州雕刻“精、细、奇、巧”的技艺传统 。 现如今 , 核雕题材更是日趋丰富 , 不胜枚举 , 一应俱全 。 光福核雕大师作品《十二月花神》《二十四孝》摘得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
【苏州|非遗文化丨苏州吴中光福: “指尖上”的技艺】光福之美 , 美在匠心工艺 。 每一件精美作品的背后都需要艺术积淀和精心打磨 , 在喧嚣繁华的快节奏生活中愈显得质朴和宁静 , 在光福 , 沉下心来感受至真至美的手工技艺 。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